[发明专利]一种减灾救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8322.2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远;蔡荣;黄财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环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F16K24/06;B63C9/04;F04B33/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张勇;刘伊旸 |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灾 救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灾救援装置,包括定位充气单元以及充气船,所述定位充气单元包括底板、充气箱、进气管、出气管、单向阀一、单向阀二、支撑板、旋转管、连接管、活塞板、活塞杆、按压板、复位弹簧和凸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充气箱,充气箱底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一与单向阀二,两个所述充气箱之间的底板顶部设置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贯穿设置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靠近充气箱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设置有连接管。本发明在不使用时,可减小占地面积,在使用时,无需电源可快速对充气囊进行充气,使用方便,提高了救援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灾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救援是指个人或人们,在遭遇灾难或其他非常情况(含自然灾害、意外 事故、突发危险事件等)时,获得实施解救行动的整个过程;而救援事业是 指能够做长久完善地准备和随时随地能够及时实施解救行动的事务;而救援 产业,则是一个以完善的体系、系统或链条为平台、以自身的系统化规模化 模式化等为基础、能够长久完善地准备、随时随地实施解救行动并能够最终 实现各方应有受益和收益的实业经济。
在面对水灾时,需要使用救援装备,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气筒对充 气式装备进行充气或者使用充气泵来对充气装备进行充气,前者劳动强度大, 充气效率慢,后者虽然充气效率快,但是在遇到紧急事故没有电源或者没有 充气泵时,无法进行充气,影响救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灾救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灾救援装置,包括 定位充气单元以及充气船,所述定位充气单元包括底板、充气箱、进气管、 出气管、单向阀一、单向阀二、支撑板、旋转管、连接管、活塞板、活塞杆、 按压板、复位弹簧和凸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充气箱,充气箱底 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单向 阀一与单向阀二,两个所述充气箱之间的底板顶部设置有一对支撑板,所述 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贯穿设置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靠近充气箱的 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设置有连接管,且两个连接管的自由端延伸与两个对应出 气管连接,所述充气箱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垂直设 置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延伸至充气箱顶部,所述活塞杆上方旋转 管的外侧设置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外侧的支撑板侧壁滑动设置有 矩形框,且矩形框的两内侧边皆设置有与不完全齿轮相互匹配的齿条;
所述充气船包括固定杆、隔板、密封球、复位弹簧二、充气管、充气囊、 矩形限位条和密封螺母,所述固定杆的两端皆设置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内 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隔板,且隔板边缘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充 气腔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球,所述 密封球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二,所述充气腔远离弧形凹槽另一端的固 定杆上设置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管,两个所述充气管之间的固定杆上设置 有充气囊,所述充气管与充气囊等长与其侧边连接,且所述充气管的自由端与充气囊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连通,所述充气囊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矩形限位条, 相邻所述矩形限位条之间靠近充气囊的一侧相互铰接,所述充气囊与充气管 缠绕在固定杆外侧,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通过密封螺母与两个所述旋转管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旋转管相对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 凹槽内部的滑动设置有环形密封块,所述环形密封块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螺母, 所述固定杆的两端皆设置有与密封螺母相互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不完全齿轮位于矩形框的中心线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旋转管之间的距离与固定杆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一的流向为外界至充气箱的内部,所述单向阀二的 流向为充气箱内部至旋转管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环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环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两栖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方法
- 下一篇:防眩玻璃的制造方法及防眩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