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检测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7290.4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雏;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66 | 分类号: | G01R31/66;G01K13/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吕琳琳 |
地址: | 2144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检测 电流 接入 仪表 接线 可靠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高检测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仪表内且位于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上方放置有测温元件和测温线路板;测温元件感应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接触处的温度信号,温度信号经测温线路板放大,单片机基于放大温度信号得到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接触处的温度值T1;仪表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2;单片机计算当前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2与接触处的温度值T1的温度差值T3=T1‑T2,在温度差值T3大于温度报警设置值Tset1时,判断出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存在异常,并且产生第一报警信号,或,当温度值T1大于温度报警设置值Tset2时,判断出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存在异常,并且产生第二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检测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俗称电度表、火表。
目前存在两种电流接入方式:1.经过互感器接入仪表,进入仪表的电流大小通常在10A以下,发热量小;2.大电流直接接入仪表,通常接入电流最大可至100A,发热量大。
大电流直接接入仪表当电缆与电流接入端子连接处出现接触不良等情况时,容易产生故障,并且导致火灾。
目前,并没有可靠有效的方式确认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的接触可靠性,也就不能避免故障的发生和发生火灾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检测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检测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的装置,其特点在于,仪表内部且位于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的上方放置有测温元件和测温线路板,所述测温元件通过测温线路板与仪表内的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测温元件用于感应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接触处的温度信号,温度信号经测温线路板放大后传送至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基于放大温度信号得到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接触处的温度值T1;
仪表外侧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2并传输至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用于计算当前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2与接触处的温度值T1的温度差值T3=T1-T2,在温度差值T3大于温度报警设置值Tset1时,判断出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存在异常,并且产生第一报警信号,或,当温度值T1大于温度报警设置值Tset2时,判断出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存在异常,并且产生第二报警信号。
较佳地,所述单片机用于将第一报警信号或第二报警信号传输至后台系统或者声光报警器以实现报警,提醒巡检人员检测接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检测大电流接入仪表接线可靠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利用上述的装置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测温元件感应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接触处的温度信号,温度信号经测温线路板放大后传送至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基于放大温度信号得到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接触处的温度值T1;
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2并传输至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计算当前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2与接触处的温度值T1的温度差值T3=T1-T2,在温度差值T3大于温度报警设置值Tset1时,判断出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存在异常,并且产生第一报警信号,或,当温度值T1大于温度报警设置值Tset2时,判断出电缆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存在异常,并且产生第二报警信号。
较佳地,所述单片机将第一报警信号或第二报警信号传输至后台系统或者声光报警器以实现报警,提醒巡检人员检测接线。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