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动中心可调节的踝关节康复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2725.6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虹;李龙飞;王吉昌;庞国旺;王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中心 调节 踝关节 康复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中心可调节的踝关节康复机构,属于踝关节康复装置的技术领域,底座上固定中心柱和三个圆柱体;圆柱套筒与圆柱体构成圆柱副;可调机架包括下机架和上机架;下机架包括底杆和下侧杆,底杆中心的连接柱与中心柱构成转动副,下侧杆的高度可调且高度可固定;上机架包括顶杆、机架块和上侧杆,机架块与顶杆的中心构成转动副,上侧杆与下侧杆构成转动副;脚踏板固定在机架块上,设置有绑带和球铰套筒;驱动支链的底端与圆柱套筒构成转动副,顶端球体与球铰套筒构成球副;电机驱动圆柱套筒沿着圆柱体移动。上述机构能够有效地进行患者脚踝康复训练,可实现脚踝康复训练转动的运动姿态,可根据人体踝关节转动中心差异调节转动中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踝关节康复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转动中心可调节的踝关节康复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明显,下肢踝关节功能退化导致行走不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另外,由于交通意外和运动意外损伤踝关节导致行走不便的患者也日益增多。因此针对踝关节康复的医疗康复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普遍使用的康复设备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很多康复设备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多个看护人员协作,理疗师帮助病人摆动肢体,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有的机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患者穿戴不方便;有的踝关节康复机构转动中心与患者踝关节不吻合,不能保证患者与康复机构实现共融运动,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受到限制。因此,发明一种转动中心可调节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不但可以实现患者踝关节的康复运动,而且在医学应用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康复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转动中心可调节的踝关节康复机构,能够有效地进行患者脚踝的康复训练,不但可实现脚踝康复训练转动的运动姿态,还可根据人体踝关节转动中心差异进行转动中心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中心可调节的踝关节康复机构,包括底座、圆柱体、圆柱套筒、中心柱、可调机架、脚踏板、驱动支链和电机;三个所述圆柱体固定在底座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圆柱套筒套设在圆柱体上,与圆柱体构成圆柱副;中心柱固定在底座上,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可调机架包括下机架和上机架;下机架包括底杆以及垂直设置在底杆两端的下侧杆,底杆的中心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与中心柱构成转动副,下侧杆的高度可调且高度可固定;上机架包括顶杆、机架块以及垂直设置在顶杆两端的上侧杆,顶杆位于底杆的一侧,机架块与顶杆的中心构成转动副,上侧杆与下侧杆构成转动副;脚踏板固定在机架块上,脚踏板上设置有绑带和球铰套筒;三个球铰套筒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在底座上的投影位于中心柱上;驱动支链的底端与圆柱套筒构成转动副,顶端为球体,球体与球铰套筒构成球副;电机驱动圆柱套筒沿着圆柱体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脚踏板的长度可调且长度可固定。
进一步地,脚踏板上固定有足靠背,足靠背与机架块固定连接,足靠背的高度可调且高度可固定。
进一步地,下侧杆的高度、脚踏板的长度以及足靠背的高度均通过齿轮齿条结构调节,下侧杆上设置有机架调节旋钮,脚踏板上设置有脚踏板调节旋钮,足靠背上设置有足靠背调节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电机采用伺服电机。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