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2594.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薛升;张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C12N15/13;A61K39/395;A61P9/10;A61K49/16;A61K4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源抗 动脉粥样硬化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抗体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命名为ASA6。该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一方面具有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接靶向能力,可用于临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另一方面,其还可与其他影像示踪剂偶联,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无创性检测,费用相对现在诊断手段更低,且给患者带来副作用甚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抗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自2004年以来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年均增速远高于GDP增速,每年用于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的费用高达1000亿元的规模,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心血管病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强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损伤和动脉狭窄大大增加了患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其造成的斑块破裂和血栓往往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目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仍未有直接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药物,且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一般为具有侵入性且费用高昂的冠状动脉造影术,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均带来了很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及其应用,该抗体为全新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具有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接靶向能力,可用于临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此外还可与其他影像示踪剂偶联,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无创性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命名为ASA6。
作为优选,所述单链抗体包括如SEQ ID NO.3所示的由112个氨基酸组成的轻链可变区VL和如SEQ ID NO.4所示的由139个氨基酸组成的重链可变区VH。
作为优选,所述轻链可变区VL包括框架区和互补决定区,其中:
所述框架区包括框架区L-F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框架区L-FR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框架区L-FR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框架区L-FR4,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所述互补决定区包括互补决定区L-CD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互补决定区L-CDR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互补决定区L-CDR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所述重链可变区VH包括框架区和互补决定区,其中:
所述框架区包括框架区H-F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框架区H-FR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框架区H-FR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框架区H-FR4,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所述互补决定区包括互补决定区H-CD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互补决定区H-CDR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互补决定区H-CDR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苷酸分子,所述核苷酸分子编码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