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西达本胺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2248.3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游;辛利军;潘德思;山松;宁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4406 | 分类号: | A61K31/4406;A61K45/00;A61K31/454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常忠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西达 肿瘤 药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西达本胺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西达本胺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它含有西达本胺和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抑制剂,或者含有西达本胺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剂,或者含有西达本胺和repressor of silencing 1(ROS1)抑制剂。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8月1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754966.7、发明名称为“一种含西达本胺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西达本胺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西达本胺具有下式(1)结构,其化学名称为N-(2-氨基-4-氟苯基)-4-[N-[(E)-3-(3-吡啶)丙烯酰基]氨甲基]苯甲酰胺。
西达本胺是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机制新颖,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和全球首个获批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口服药物,属于表观遗传调控剂类药物。
西达本胺具有对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表观遗传异常的重新调控作用,作用于表观遗传相关靶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第I类的1、2、3亚型和第IIb类的10亚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一类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酶,西达本胺作为HDAC抑制剂,通过抑制HDAC的生物学活性产生作用,并由此产生针对肿瘤发生的多条信号传递通路基因表达的改变(即表观遗传改变)。
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基因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可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生变异或与其他癌基因融合,是肿瘤的致癌驱动基因。ALK可激活多个细胞内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酶Cγ,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 rapamycin,mTOR)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参与调节细胞生长、转化及抗细胞凋亡。在多种肿瘤中均发现了ALK基因重组、突变或扩增,包括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及非小细胞肺癌。近年来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NSCLC治疗的前沿手段,第一、二、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ALK阳性的NSCLC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仅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人群有效。ALK抑制剂包括克唑替尼(crizotinib)、色瑞替尼(ceritinib)及艾乐替尼(alectinib)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