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外源维生素提高玉米种子抗逆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4263.3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迟宇新;杨丽;杨克军;赵长江;林俊俊;董洁静;李佐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李正 |
地址: | 1633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维生素 提高 玉米种子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外源维生素提高玉米种子抗逆能力的方法,涉及作物栽培及逆境调节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外源维生素VB2和/或VB12浸泡玉米种子,不仅促进种子萌发,而且显著增强不同强度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芽能力以及各个生理指标。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节本增效、省时省力、生态安全的优点,为外源维生素对种子耐低温的缓解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及逆境调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外源维生素提高玉米种子抗逆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了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种子萌发期可能会遭遇低温、渍涝等多种逆境,造成作物粉种,最终导致经济损失。其中,低温是我国北方地区作物生产潜力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当植物暴露于低温时,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物质代谢以及生物膜等各种生理过程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东北地区早春低温比较常见,致使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导致“粉种”,目前生产中未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探讨解决东北地区春播玉米粉种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维生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通常在植物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维生素作为共底物或辅助因子的基本生物化学作用对于大多数真核生物而言是普遍的,但是维生素在代谢和生理学上的影响在植物和动物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为了发掘维生素在农业领域中的功效,不仅要明确它们对植物防御的影响,还要明确它们对植物发育和环境反应的影响。其中,关于维生素对缓解玉米种子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目前生产中,主要通过耐逆品种栽培,地膜覆盖保温以及外施生长调节剂解逆等技术减少低温损失。但是,品种选育周期长,地膜覆盖成本较高,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多在受逆境胁迫后使用,成本投入和工费均增加。所以,选择植物内源非激素类有机物的调节物质,并通过早期种子引发的生长调控技术实现萌芽耐低温,对于北方寒区生态、高效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外源维生素提高玉米种子耐低温胁迫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外源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后,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耐低温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外源维生素提高玉米种子抗逆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外源维生素浸泡玉米种子,所述外源维生素为VB2和/或VB12。
本发明中,所述外源维生素的浓度为50-200mg/L,更优选的浓度为100mg/L。
本发明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2-36h,更优选的浸泡时间为24h。
本发明中,所述抗逆能力为抗低温胁迫能力。
本发明中,所述低温胁迫的温度为0-10℃。
本发明中,所述低温胁迫的时间为1-7天。
本发明中,所述低温胁迫后的玉米在22-30℃恢复5-7d。
本发明中,所述玉米种子消毒后再用所述外源维生素浸泡。
本发明中,所述消毒为使用浓度为8%~1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更优选的为使用10%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
本发明中,所述次氯酸钠的消毒时间为15min~30min,更优选的消毒时间为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成辊道炉用辊棒断裂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