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9195.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杜宝军;李恩良;李艳;刘龙;张悦;牟兆祥;朱先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04;E01D101/24;E01D101/28;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浆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0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敞开 格室后板 型钢 结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包括钢混结合区,钢混结合区包括结合段外围钢板,结合段外围钢板内侧设置有顺桥向的钢格室传力隔板,结合段外围钢板内侧还设置有横桥向的后承压钢板,钢格室传力隔板、后承压钢板端部设置有格室内侧板,结合段外围钢板、钢格室传力隔板、后承压钢板、格室内侧板围合形成钢格室,所述钢格室中浇筑有混凝土。本发明将结合段格室封闭段长度大幅缩短,整体布置更加简洁,增大了敞开空间且格室内侧板倾斜布置,有利于工人施工操作;结合段长度比前后板型大幅减小,避免了主梁局部刚性过大,使主梁受力及变形更匀顺,格室内侧板倾斜布置,有利于混凝土灌注密实,保证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合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铁路桥混合主梁常用的结合段形式为预应力后板型或预应力前后板型。
预应力后板型结合段通常采用后承压板和沿混凝土梁方向单侧开口的钢格室传力,主梁上缘格室底板或下缘格室顶板水平设置,灌注混凝土时易存在角隅空隙,增加施工检测及压浆工作量,且水平设置的板件对工人开展施工焊接及钢筋布置操作不便;结合区横隔板设置在混凝土梁侧端部,不能充分发挥对结合段的环向支撑作用。
预应力前后板型结合段通常采用前后承压板和前后钢格室传力,前格室一般为敞开设置,但前后承压板之间的格室依靠格室顶板和前承压板上的构造孔进行混凝土灌注,该种结合段长度较大,构造复杂,主梁局部刚性很大;且钢格室狭窄,现场施工困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包括与混凝土箱梁相锚固的钢混结合区,所述钢混结合区包括与混凝土箱梁外轮廓各板相锚固的结合段外围钢板,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内侧设置有顺桥向且位于中部的的钢格室传力隔板,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内侧还设置有横桥向的后承压钢板,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后承压钢板端部设置有格室内侧板,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钢格室传力隔板、后承压钢板、格室内侧板围合形成沿箱梁周边分布的多个钢格室,所述钢格室中浇筑有大流变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
更进一步的,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内侧设置有混凝土横隔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内还设置有腹板传力件和边腹板传力件,所述腹板传力件和边腹板传力件均为顺桥向布设。
更进一步的,所述腹板传力件包括与结合段外围钢板固定的钢格室传力隔板,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为两块,两块钢格室传力隔板之间设置有中腹板传力钢板,所述中腹板传力钢板、钢格室传力隔板为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边腹板传力件包括与结合段外围钢板固定的钢格室传力隔板,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为两块,两块钢格室传力隔板之间设置有边腹板传力钢板,所述边腹板传力钢板、钢格室传力隔板为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顶部安装端为倾斜状,所述格室内侧板设置在顶部安装端上,所述格室内侧板与水平面之间的水平夹角为下5~10°。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格室包括位于结合段顶部外围钢板下侧的上缘钢格室和位于结合段底部外围钢板上侧的下缘钢格室,所述钢格室均包括由格室内侧板组成的倾斜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后承压钢板朝向钢箱梁的一侧形成钢束锚固节点,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钢束穿过后承压钢板锚固在钢束锚固节点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缘钢格室中设置有注浆孔和排气孔,所述注浆孔设置在结合段外围钢板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结合段外围钢板、后承压钢板结合处。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缘钢格室中设置有注浆孔和排气孔,所述注浆孔设置在格室内侧板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格室内侧板、后承压钢板结合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