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9195.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杜宝军;李恩良;李艳;刘龙;张悦;牟兆祥;朱先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04;E01D101/24;E01D101/28;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浆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0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敞开 格室后板 型钢 结合 | ||
1.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包括与混凝土箱梁相锚固的钢混结合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结合区(2)包括与混凝土箱梁外轮廓各板相锚固的结合段外围钢板(2-1),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2-1)内侧设置有顺桥向且位于中部的的钢格室传力隔板(2-5),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2-1)内侧还设置有横桥向的后承压钢板(2-2),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2-5)、后承压钢板(2-2)端部设置有格室内侧板(2-7),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2-1)、钢格室传力隔板(2-5)、后承压钢板(2-2)、格室内侧板(2-7)围合形成沿箱梁周边分布的多个钢格室,所述钢格室中浇筑有大流变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2-1)内侧设置有混凝土横隔板(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段外围钢板(2-1)内还设置有腹板传力件和边腹板传力件,所述腹板传力件和边腹板传力件均为顺桥向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传力件包括与结合段外围钢板(2-1)固定的钢格室传力隔板(2-5),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2-5)为两块,两块钢格室传力隔板(2-5)之间设置有中腹板传力钢板(2-3),所述中腹板传力钢板(2-3)、钢格室传力隔板(2-5)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腹板传力件包括与结合段外围钢板(2-1)固定的钢格室传力隔板(2-5),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2-5)为两块,两块钢格室传力隔板(2-5)之间设置有边腹板传力钢板(2-4),所述边腹板传力钢板(2-4)、钢格室传力隔板(2-5)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室传力隔板(2-5)顶部安装端为倾斜状,所述格室内侧板(2-7)设置在顶部安装端上,所述格室内侧板(2-7)与水平面之间的水平夹角为下5~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室包括位于结合段顶部外围钢板(2-1)下侧的上缘钢格室和位于结合段底部外围钢板(2-1)上侧的下缘钢格室,所述钢格室均包括由格室内侧板(2-7)组成的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承压钢板(2-2)朝向钢箱梁的一侧形成钢束锚固节点,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钢束(2-15)穿过后承压钢板(2-2)锚固在钢束锚固节点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缘钢格室中设置有注浆孔和排气孔(2-14),所述注浆孔设置在结合段外围钢板(2-1)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结合段外围钢板(2-1)、后承压钢板(2-2)结合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缘钢格室中设置有注浆孔和排气孔(2-14),所述注浆孔设置在格室内侧板(2-7)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格室内侧板(2-7)、后承压钢板(2-2)结合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1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