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桥梁40米静载试验和37.5米破坏性试验通用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3449.3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林;肖璐明;周晓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桥梁 40 米静载 试验 37.5 破坏性 通用 试验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桥梁40米静载试验和37.5米破坏性试验通用试验台,包括主纵梁、传力梁和千斤顶;所述主纵梁设有两架,每架所述主纵梁均包括三片主桁架,在任一架所述主纵梁中,三片所述主桁架平行并相对间隔设置,且三片所述主桁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每架所述主纵梁中位于中间的一片所述主桁架搁置在所有所述传力梁对应列的千斤顶的顶部。本发明是在原来40米静载试验台的基础上增加一片主桁架,这样就可以重复利用原来的40米静载试验台进行破坏性试验,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试验所需的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桥梁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桥梁40米静载试验和37.5米破坏性试验通用试验台。
背景技术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完毕往往要对所设计的新型桥梁做破坏性试验——也就是按照《简支梁试验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TB/T2092-2018)的要求布置千斤顶加载,一般静载试验所加最大荷载是1.2倍,而破坏性试验所加荷载是2.2倍,因此普通静载试验的试验台不做加强,不合适做破坏性试验。目前,高铁建设中新设计了一款37.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部门需要对该梁型做静载的破坏性试验,由于破坏性试验的次数远远少于常规生产中的静载试验次数,如果能利用既有的静载试验台,做适当的改进即可做破坏性试验,做完试验又可以当一般的静载试验台使用,将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如何在现有40米桥梁做静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37.5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破坏性试验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桥梁40米静载试验和37.5米破坏性试验通用试验台,利用改进的通用40米铁路桥梁静载试验台对37.5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破坏性试验,实现破坏性试验完毕后,又可以做普通40米静载试验,节约试验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路桥梁40米静载试验和37.5米破坏性试验通用试验台,包括主纵梁、传力梁和千斤顶;所述主纵梁设有两架,每架所述主纵梁均包括三片主桁架,在任一架所述主纵梁中,三片所述主桁架平行并相对间隔设置,且三片所述主桁架通过多个连接件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传力梁设有多根,多根所述传力梁均横向水平的设置在试验桥梁上面,每根所述传力梁下面对称设置两个底座,且所述底座中心位于试验要求的加载点上;每架所述传力梁上均设有两个所述千斤顶,且所述千斤顶的底部与所述传力梁作用,所有所述传力梁上的所有所述千斤顶沿所述试验桥梁延伸的方向排布构成两列,两架所述主纵梁均沿试验桥梁纵向设置,且每架所述主纵梁中位于中间的一片所述主桁架搁置在所有所述传力梁对应列的千斤顶的顶部;每架所述主纵梁中的三片所述主桁架两端上均设有拉杆座,所述试验桥梁下面的地面上设有反力梁,且所有所述拉杆座与所述反力梁之间均通过竖向拉杆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破坏性试验时,将每架主纵梁中的三片主桁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每架主纵梁中位于中间的一片主桁架搁置在所有传力梁对应端的千斤顶的顶部;另外,破坏性试验台采用这样结构在满足强度同时,大大提高整个试验台刚度,减小变形量;当需要做静载试验时,只需将每架主纵梁中位于中间的一片主桁架拆除(因为是可拆卸式的连接,所以可以拆除),使每架主纵梁中位于两侧的两片主桁架搁置在传力梁上,然后使连接件搁置在千斤顶的顶部,即可以进行静载试验;本发明是在原来40米静载试验台的基础上增加一片主桁架,这样就可以重复利用原来的40米静载试验台进行破坏性试验,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试验所需的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千斤顶的顶部设有测力传感器,每架所述主纵梁中位于中间的一片所述主桁架搁置在所有所述传力梁对应端的千斤顶顶部的测力传感器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力传感器可以直接获取试验过程中的压力数据,方便试验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