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93084.4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束青林;梁金萍;刘西雷;吴光焕;路言秋;崔卫东;杨鹏;毛卫荣;韩文杰;袁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E21B47/0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 有效 分类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参数,并进行测定;绘制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有效厚度等值图,确定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有效厚度展布类型,并对不同展布类型赋不同权重值S;计算各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储量及所占百分比;计算各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指数R;根据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评价指数,建立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本发明中的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通过计算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指数,实现对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贴近实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胜利油田馆陶组发育大量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薄层占未动用储量比例越来越大,评价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的优劣成为重要工作。反映薄层稠油有效储层的重要参数包括含油面积、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粘度等,但用这些单一参数评价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存在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现象。
荐鹏等人针对西部凹陷西斜坡兴隆台油层含油分布范围广,厚度变化大,动用程度不均衡的现状,通过加强三维地震,储层反演等地球物理技术在该区兴隆台薄层稠油评价开发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荐鹏,黄元辉,杨彦东,等.地球物理技术在西部凹陷西斜坡薄层稠油评价开发中的应用[C]//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2010.)。该方法虽有效地指导了该区兴隆台薄油层的评价与开发工作,但操作步骤复杂,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指数从而评价多薄层有效储层,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指数综合考虑了储层客观存在的地质变量,并把这些地质变量尽量归一化,提供的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方法将油田多薄层发育区块进行类别划分,为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参数,并进行测定;
绘制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有效厚度等值图,确定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有效厚度展布类型,并对不同展布类型赋不同权重值S;
计算各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储量及所占百分比;
计算各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指数R;
根据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评价指数,建立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优选地,选取的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评价参数包括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原油粘度、原油密度、体积系数、净毛比。
优选地,展布类型包括土豆状分布、条带状分布、片状分布。
优选地,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各层储量的计算公式为:
N=100×A×h×Φ×So/Bo×ρ
式中:A—含油面积,km2;h—有效厚度,m;Φ—有效孔隙度,%;So—原始含油饱和度,%;Bo—原油体积系数;ρ—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g/cm3;N—原油质量地质储量,104t。
优选地,各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储量所占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Pi=Ni/(N1+N2+…+Nn)×100
式中:Pi—i层储量占总储量百分比;n—多薄层有效储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