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托溴铵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1748.3 | 申请日: | 202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费凡;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3/24 | 分类号: | C07D3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托溴铵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噻托溴铵重要中间体二(2‑二噻吩基)羟乙酸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双(2‑噻吩)酮为起始物料,与乙炔钠在溴化铟的催化下反应得到1,1‑二(2‑噻吩基)丙‑2‑炔‑1‑醇,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2‑二噻吩基)羟乙酸,最后与碘甲烷成酯得到二(2‑二噻吩基)羟乙酸甲酯。反应条件更加温和,起始物料便宜易得,能够避免异构杂质的生成,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噻托溴铵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数多,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世界各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噻托溴铵(tiolropiumbromide)是由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首先发现进行开发并与Pfizer公司于2002年6月3日共同在荷兰和菲律宾上市销售的新型长效COPD药物。噻托溴铵为特异选择性的抗胆碱药物,具有毒蕈碱受体亚型M1~M5类似的亲和力,它通过抑制平滑肌M3受体,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优于目前在临床作为治疗COPD一线药物的异丙托溴铵,且在有效治疗剂量下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因而在COPD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噻托溴铵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目前公开的关于噻托溴铵的合成工艺一般都是在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的发明“噻托溴铵一水合物及其以溴代噻吩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和治疗COPD的用途”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专利201010045804.5公开了一种噻托溴铵无水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优化了反应工艺,得到的噻托溴铵质量好、收率高。专利200810081019.8公开了一种噻托溴铵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少、收率高的优点。专利201010190930.X公开了一种噻托溴铵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得产品收率高、成本较低、环境污染少。
除上述发明专利的路线均需要关键中间体二(2-二噻吩基)羟乙酸甲酯(也称为MDTG)。还有专利EP418716、US5610163、US2010305146A1、WO2013117886、WO2013046138、WO2011123077和WO2011123080均由中间体MDTG进行合成。
由上可知,二(2-二噻吩基)羟乙酸甲酯(MDTG)作为合成噻托溴铵的关键中间体,直接影响该药品的生产、市场供应和质量问题。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目前已经公开的关于MDTG的合成方法如下:
文献Arkivoc.,2018,423-430中以2-溴噻吩为起始物料,在有机锂试剂的作用下,与噻吩酮酯衍生物(草酰氯单酯衍生物)在-80℃下反应制得MDTG,收率75%。反应路线如下:
中国发明专利CN108794464A中先将2-溴噻吩和镁粉反应制备格式试剂,再与草酸二甲酯进行反应得到MDTG,收率58%。另外,文献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9,52(16),5076-5092、专利US2004242622、WO2019129801、EP1785421中均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制备,但是目标产品的收率均较低。反应路线如下:
综上可知,目前制备MDTG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在制备过程中均涉及到对反应条件要求苛刻,需要无水无氧以及超低温环境进行的格氏反应,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2.草酰氯单酯价格较高,且活性强不易存放,生产过程中会带来较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