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通产品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7070.1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白雷杰;吴亚军;赵志伟;巩忠旺;刘旭;张海波;白福良;陈跃华;黎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产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材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产品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三通产品生产制造难度大、现有工艺制作出的成品无法满足三通产品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通产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设尺寸的钢板卷制成卷筒,对卷筒的拼接缝隙进行预焊接后进行成型处理,获取第一预制三通件;对第一预制三通件进行淬火、第一次回火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第一预制三通件进行内焊接,再将预焊金属清除后进行外焊接,最后进行第二次回火热处理。本发明有效控制每层焊缝的熔深,使焊缝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性能指标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降低了产品工艺控制的难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产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俄东线、西气东输等项目高寒地带油、气输送管道建设的需求,对输送管线和管线配件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管线钢级要求为X80,最大规格口径达到DN1400,服役环境温度最低为-45℃,相应的管线配件如三通产品,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性能指标。三通产品是管线中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同等承压能力的三通产品,其壁厚要比管线壁厚大很多,因此,三通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难度更大,尤其是产品的焊接,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最终质量和性能,存在着非常大的技术瓶颈。
X80钢级、大口径、大壁厚低温三通产品,其自身具备规格口径大、强度高、低温韧性好等优良特性,能够有效满足高寒地带大输送管线的建设要求,有效降低管线建设成本,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但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三通产品工艺流程需要先进行工件焊接,然后再对工件进行多次的热成型,热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加热导致产品母材和焊缝的组织发生复杂变化,而且产品母材和焊缝组织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于X80钢级、大口径、大壁厚低温三通产品,其母材和焊缝的性能要求非常苛刻,工艺范围非常小,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很难掌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三通产品生产制造难度大、现有工艺制作出的成品无法满足三通产品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通产品制备方法,该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将预设尺寸的钢板卷制成卷筒;
步骤S200,对所述卷筒的拼接缝隙进行第一次焊接,获取预制卷筒;
步骤S300,通过挤压拔制成型工艺对所述预制卷筒进行成型处理,获取第一预制三通件;
步骤S400,对所述第一预制三通件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包括淬火热处理、第一次回火热处理;
步骤S500,将热处理后的第一预制三通件进行内焊接,再将所述第一次焊接所产生的焊接金属清除后进行外焊接,获取第二预制三通件;
步骤S600,对所述第二预制三通件进行第二次回火热处理,获取第三预制三通件。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该焊接方法在获取所述第三预制三通件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三预制三通件进行整形、平口处理。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步骤S500中“将热处理后的第一预制三通件进行内焊接,再将所述第一次焊接所产生的焊接金属清除后进行外焊接”,所述内焊接与所述外焊接的焊接工艺相同,所述焊接工艺为:
对热处理后的第一预制三通件的管内接缝处,交替采用第一工艺参数、第二工艺参数进行多层焊接;
所述第一工艺参数中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均小于所述第二工艺参数中焊接电流、焊接速度。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焊接工艺包括:控制第N层焊接层的工艺参数,其中,N为自然数;
当N为单数时,焊接层的工艺参数为第一工艺参数;当N为双数时,焊接层的工艺参数为第二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