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6920.6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良;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08 | 分类号: | F02K9/08;F02K9/10;F02K9/95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射 发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射发动机,包括壳体、装药组件、后顶盖、喷管、点火装置、螺环、前螺栓、后螺栓、前顶盖密封圈、后顶盖密封圈、喷管密封圈。弹射发动机具有大增面比、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工作温度范围广、弹道性能好等优点。在燃烧室壳体内均布两排装药组件,发动机点火后随时间逐渐增加弹射发动机的燃气量。在头部安装双路电发火管,进行冗余设计,提供可靠的点火能量,点燃球形药。在尾部采用螺环固定喷管,工艺成熟、简单方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导弹或者运载火箭在大范围温度内发射,初始过载小,提高导弹或运载火箭发射的平稳性、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弹发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弹射发动机可用于导弹发射出筒或者运载火箭发射出筒,可以增加导弹或者运载火箭发射的机动性;另一方面,弹射后导弹或运载火箭高空点火,可以降低尾焰对地面设备与人员的消极影响。弹射发动机具有提高导弹或运载火箭发射的机动性与安全性等优点,在导弹或运载火箭中广泛应用,现有弹射发动机采用柱状装药,增面比小,过载大,对平台装置产生不利效果,甚至破坏平台设备,导致发射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射发动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实现弹射发动机大增面比、燃面点燃同步性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一定范围内冲量,保证导弹或运载火箭的可靠弹射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装药组件2、后顶盖3、喷管4、点火装置5;在壳体1内均布两排装药组件2;每排装药组件2成环形排列;装药组件2为球形装药组件。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大增加面比、燃面点燃同步性高,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工艺成熟,可靠性高,工作温度范围广。
1、满足发射平台的流量比大要求,发射过载小,出筒平稳。
2、弹射发动机工作温度范围宽。
3、弹射发动机的装配工艺成熟、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弹射发动机三维结构图。
图中,1-壳体、2-装药组件、3-后顶盖、4-喷管、5-点火装置、6-螺环、7-前螺栓、8-后螺栓、9-前顶盖密封圈、10-后顶盖密封圈、11-喷管密封圈。
图2为本发明弹射发动机二维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装药组件图。
2-1-药壳体、2-2药包覆、2-3球形药、2-4支架底板、2-5支架盖板、2-6开槽螺钉;
图4为图2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弹射发动机,包括壳体、装药组件、后顶盖、喷管、点火装置、螺环、前螺栓、后螺栓、前顶盖密封圈、后顶盖密封圈、喷管密封圈。该弹射发动机采用两排同心设置的球形装药组件固定于发动机壳体内部,每排装药组件2成环形排列;在壳体头部安装点火装置,采用O型密封圈端面密封。在发动机壳体尾部连接后顶盖,采用O型密封圈径向密封。并将喷管安装到后顶盖中,采用螺环固定,并采用O型密封圈径向密封。点火装置采用双路电发火管作为激励源,进行冗余设计,提供可靠的点火能量,引燃点火药盒,最后点燃球形药。
由燃气流量公式1与零维内弹道公式2,可知,发动机燃气流量与燃面At按幂次方成正比,其中n小于1。因此,发射平台要求初始燃气流量小,后期燃气流量大的特点,满足燃气流量比大的要求。目前,采用柱状形装药弹射发动机的燃气流量比小,由于柱型装药燃面面积与半径为线性关系。然而,球形装药弹射发动机装药燃面面积与半径为二次方关系,可提高燃气流量比的性能指标。因此,设计了球形装药的弹射发动机,可用于平台弹射动力装药,减小平台过载,提高发射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耐磨高韧性自定位PVC管
- 下一篇:一种自动售货机上的落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