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牌数据的路段交通异常状态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6823.7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2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元;张韧;华璟怡;蔡玉宝;刘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黄莹 |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牌 数据 路段 交通 异常 状态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牌数据的路段交通异常状态识别方法,其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态,及时发现交通异常的路段,确保交管部门可以主动快速处置异常状态,提高了交通异常状态处理的实时性,降低了处理成本。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设置行程时间阈值,基于待监测路段的同时期历史数据获取待监测路段的行程时间阈值,通过待监测时间段内的当下行程时间与行程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待监测时间段内待监测路段的交通状态是否发生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车牌数据的路段交通异常状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的交通控制中,经常因为事故等各种原因引起交通拥堵,对于已经发生交通拥堵等的路段,通常是通过报警或者交警人工巡查才能识别具体的案件发生路段,然后才进行出警处理;即,现有的处理交通拥堵的方法中,大多是等到交通拥堵发生了一段时间后才进行被动处理,交通异常处理存在滞后性,导致处理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交通拥堵存在滞后性,导致处理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牌数据的路段交通异常状态识别方法,其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态,及时发现交通异常的路段,确保交管部门可以主动快速处置异常状态,提高了交通异常状态处理的实时性,降低了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车牌数据的路段交通异常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监测路段,设置监测时间的起始时间TB,设置待监测时间段为d;
确定所述待监测路段上的相邻交叉口对应的两个卡口,按照车辆行驶方向,分别记做:上游卡口、下游卡口;
S2:基于图形识别技术,提取所述上游卡口、所述下游卡口的车辆识别数据;
S3:基于所述车辆识别数据进行数据识别、匹配,获取所述待监测时间段内,所有的依次通过所述上游卡口、所述下游卡口的车辆,记做待分析车辆;
将所述待分析车辆通过所述下游卡口的时间T2减去其通过所述上游卡口的时间T1,得到的时间差,记做路段行程时间T;
S4:获取监测当日在本周内对应的周天数,记做星期X;
设置一个历史数据提取时间段:H天;设以所述监测当日为起始点,过去的H天内,存在n个所述星期X;
在同一个所述上游卡口的每一个所述星期X的车辆识别历史数据中,提取从所述起始时间TB开始到所述待监测时间段d结束对应的历史数据,记做T1i,其中:i为正整数,且1≤i≤n;
同样,从所述下游卡口中提取与T1i对应的车辆识别历史数据,记做T2i;
通过Ti=T2i-T1i,计算获得所述待监测路段历史数据中n个星期X的路段历史行程时间Ti;
S5:计算所述路段历史行程时间Ti对应的平均行程时间TTA和标准偏差SD,分别记做TTA_h、SD_h;
其中,所述平均行程时间TTA、所述标准偏差SD计算方法如下:
S6:设所述待监测时间段内,所述待监测路段上共有所述待分析车辆m辆,计算获得所述待分析车辆对应的所述路段行程时间Tj,其中,j为正整数,且1≤j≤m;
基于Tj计算所述待监测路段的当下行程时间AT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点的接触电阻监测报警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