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低速行驶及停车时的安全预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4701.4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杨志刚;辛晓鹰;班兵;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5 | 分类号: | B60W30/085;B60W30/095;B60W50/14;B60Q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低速 行驶 停车 安全 预警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车辆低速行驶及停车时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安全预警系统,所述基于安全预警系统包括:
车辆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前方、左侧方和右侧方的障碍物距离信息;用于采集车辆上方及四周的夜视信息;用于采集驾驶员座椅压力信息;用于采集红外反馈信息;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传感器模块采集的信息进行计算的判断,实现安全预警;其中,根据障碍物距离信息计算判断实现低速行驶安全和停车安全预警;根据夜视信息实现夜晚防护安全预警;根据驾驶员座椅压力信息进行驻车制动状态提示或控制;根据红外反馈信息实现侵入安全预警;
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用于实现车辆传感器模块和安全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互联通信模块,用于联通卫星网络、4G或Intemet进行数据上传和接收,实现预警信息传递;
其中,所述车辆传感器模块包括:32个距离传感器;其中,牵引车头共布置12个,车头前侧面、车头左侧面和车头右侧面各均匀布置4个;挂车共布置20个,挂车左侧面、挂车右侧面各均匀布置8个,挂车尾部均匀布置4个;7个全景夜视摄像头;其中,车头上部1个,左后视镜、右后视镜下部各1个,车厢侧面前部上方左右各1个,车厢侧面后部上方左右各1个;座椅压力传感器1个;红外发射器两对,用于构建车辆四周的红外围栏;其中,在后视镜上安装对红外发射装置,在车辆尾部侧方安装红外线接收装置;
其中,车辆低速行驶具体为车辆行驶速度在10km/h以下;车辆为牵引或载货车辆;
所述安全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车辆前方、左侧方和右侧方的障碍物距离信息;采集车辆上方及四周的夜视信息;采集驾驶员座椅压力信息;采集红外围栏的红外反馈信息;
步骤2、根据车辆传感器模块采集的信息进行计算判断,实现安全预警;其中,根据障碍物距离信息计算判断实现低速行驶安全和停车安全预警;根据夜视信息实现夜晚防护安全预警;根据驾驶员座椅压力信息进行驻车制动状态提示或控制;根据红外反馈信息实现侵入安全预警;
其中,所述根据障碍物距离信息计算判断实现低速行驶安全和停车安全预警具体包括:距离传感器探测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如果在探测范围内有障碍物,则输出车辆与障碍物的探测距离;当探测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报警距离时,触发安全报警;车辆在前进及倒车时,或者侧面有障碍物时,探测距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报警距离时,控制车辆进行自动刹停;所述第一预设报警距离为1000mm,所述第二预设报警距离为300mm;
所述根据夜视信息实现夜晚防护安全预警具体包括:通过车身布置的距离传感器进行探测,驾驶人距车身1000mm范围之内,距离传感器感应到驾驶人则自动激活并点亮工作灯,当驾驶人离开时,工作台照明灯会延迟熄灭;车辆在静止状态下,通过360环视夜视摄像头进行安全监控;
所述根据驾驶员座椅压力信息进行驻车制动状态提示或控制具体包括:座椅压力传感器未检测到压力,车辆速度为零,制动信号为零,在第三预设时间内自动实现驻车制动;通过车身布置的距离传感器进行探测,车辆周围有障碍物、动物、人在300mm范围之内,车辆将无法启动发动机,并提示语音;
根据红外反馈信息实现侵入安全预警具体包括:全车配备红外围栏,在车辆侧面300mm位置进行投线,通过红外发生装置与接收装置实现车辆周边监控,当有人进入红外区域接收装置接收不到红外信号时,系统会启动双闪及报警;当红外围栏触发后,激活360环视夜视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当红外区域内的人员停留时间超过3秒以上,拍照发送到手机APP提醒驾驶人,并上传至服务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7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