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钢丝剥皮冷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0908.4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山;姜玲;崔同泉;张永波;张洪龙;张涛;何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12 | 分类号: | B23D79/12;C09K5/20;C23F1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许延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钢丝 剥皮 冷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钢丝剥皮冷却的工艺,涉及金属制品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该工艺是通过下述步骤来实现:配制水溶性冷却液、调整喷涂量、喷涂冷却、卷绕成盘、回收循环。本发明通过定量喷涂装置均匀喷洒水溶性冷却液,能够控制钢丝剥皮后的冷却效果,能够实现钢丝的均匀冷却,避免钢丝局部温度偏高,延长卷筒的使用寿命;由于本发明采用水溶性冷却液,在冷却过程中仅产生少量水蒸气,不会产生油烟,不会污染操作环境,大大改善了现场环境,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无油烟操作也省去了传统油烟收集和处理环节及其装置,大大了简化操作、节约成本;此外,在水溶性冷却液中含有防锈功能的无机盐,能够保证钢丝剥皮处理后短期内不会生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讲是一种控制钢丝剥皮冷却的工艺,适用于不同材质的弹簧钢丝。
背景技术
盘条在冶炼轧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表面缺陷:例如表面脱碳及折叠、耳子、麻坑等。如果盘条表面存在比较严重的有害缺陷,并且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能彻底清除而带入成品钢丝中,则会直接影响后期所制作弹簧的使用寿命,因为表面缺陷很容易成为弹簧使用时的疲劳裂纹源,大大降低了弹簧的疲劳寿命。
为了尽可能减少表面缺陷对钢丝性能的影响,需要除去热轧盘条表面不同程度的微小缺陷层,进而来提高成品钢丝的表面光洁度。除去缺陷层的常用方法为钢丝剥皮处理——即钢丝经过剥皮模具除去钢丝表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及脱碳。
剥皮之后的钢丝在进入卷筒之前必须先进行冷却,否则会损伤卷筒的表面,缩短卷筒的使用寿命。为解决此技术问题,通常选用冷却润滑油进行冷却,使用该方法虽然解决了冷却问题,但是会产生一系列其它问题:1、冷却油遇到温度较高的钢丝后会蒸发而产生油烟,污染操作环境,损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如果润滑油喷涂过多,则润滑油会滴落在操作面或设备上,致使操作现场油污不堪;3、如果润滑油喷涂过少,则会造成钢丝冷却不均匀,致使钢丝局部温度偏高,缩短卷筒的使用寿命;4、钢丝剥皮之后在进行后期热处理过程中,表面油污会高温分解而产生大量油烟,形成二次污染;5、为了解决油烟问题,在生产现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配置相应的油烟收集装置和油烟处理装置,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成本高。因此,这种传统选用冷却润滑油进行冷却的工艺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控制钢丝剥皮冷却的工艺。本发明通过定量喷涂装置均匀喷洒水溶性冷却液,能够控制钢丝剥皮后的冷却效果,能够实现钢丝的均匀冷却,可以避免钢丝局部温度偏高,延长卷筒的使用寿命;同时不会产生油烟,不会污染操作环境,大大改善了现场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省去了传统油烟收集和处理环节及其装置,简化操作、节约成本;此外水溶性冷却液中的防锈无机盐能够保证钢丝剥皮处理后短期内不会生锈。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控制钢丝剥皮冷却的工艺是通过下述步骤来实现的:
A、配制水溶性冷却液:根据钢丝的材质和规格,在冷却液池中配制水溶性冷却液,所述水溶性冷却液是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硼砂0.3-0.5%、水溶性矿物盐0.5-1.5%、碳酸钠0.3-0.8%、聚合物0.5-1%,其余为水;
B、调整喷涂量:根据钢丝的直径和重量,调整水溶性冷却液的喷涂量,每吨钢丝对应的喷涂量范围值为20~40升;
C、喷涂冷却:打开电控系统,输入待剥皮的线径,控制剥皮模、喷涂装置、卷筒启动工作——即卷筒转动,带动钢丝前移,经归圆模修正后的钢丝贯穿剥皮模进行剥皮作业(剥皮前进行归圆处理,是为了保证钢丝表面剥皮的均匀性),经剥皮作业处理后的钢丝在移向卷筒的过程中被喷涂装置的喷嘴所喷出的水溶性冷却液进行均匀的喷涂冷却(在钢丝冷却过程中,部分水溶性冷却液蒸发,部分水溶性冷却液粘附在钢丝表面,剩余少量水溶性冷却液滴落到回收器及收集池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