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设备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9392.1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安程治;李锐;金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4/02;G06T19/00;G06F16/29;G16Y10/75;G16Y40/30;G16Y4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云晓 |
地址: | 25010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 设备 联网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AR设备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AR设备中的动态UWB模块与物联网设备中的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建立一UWB网络;所述物联网设备固定于预设空间;
将所述AR设备在所述预设空间内沿预设轨迹移动,在移动所述AR设备时,通过所述UWB网络中传输的UWB信号计算所述AR设备与所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距离参数;
在所述预设空间内移动所述AR设备时,通过所述AR设备建立SLAM地图;
通过所述距离参数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SLAM地图中的坐标信息;
通过所述AR设备基于所述坐标信息控制所述物联网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AR设备中的动态UWB模块与物联网设备中的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建立一UWB网络包括:
通过AR设备中的动态UWB模块与每一物联网设备中的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并通过任两个所述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建立一UWB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距离参数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SLAM地图中的坐标信息包括:
调用MDS定位模型,通过所述距离参数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SLAM地图中的坐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AR设备基于所述坐标信息控制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通过所述AR设备获取所述预设空间内的场景图像;
当所述场景图像内不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时,基于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场景图像内生成指向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AR设备基于所述坐标信息控制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当所述场景图像内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时,在所述场景图像内加载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界面。
6.一种基于AR设备的物联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R设备和物联网设备;
所述AR设备中设置有动态UWB模块,所述物联网设备中设置有静态UWB模块;所述动态UWB模块与所述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形成UWB网络;所述物联网设备固定于预设空间;
所述AR设备用于:
在所述预设空间内沿预设轨迹移动,在移动所述AR设备时,通过所述UWB网络中传输的UWB信号计算所述AR设备与所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距离参数;
在所述预设空间内移动所述AR设备时,建立SLAM地图;
通过所述距离参数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SLAM地图中的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坐标信息控制所述物联网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多个所述物联网设备,任一所述物联网设备均设置有所述静态UWB模块;所述动态UWB模块与每一所述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且任两个所述静态UWB模块相互通信,形成所述UWB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设备具体用于:
调用MDS定位模型,通过所述距离参数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SLAM地图中的坐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设备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空间内的场景图像;
当所述场景图像内不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时,基于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场景图像内生成指向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设备具体用于:
当所述场景图像内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时,在所述场景图像内加载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3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