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8018.X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东;李慧民;郭平;段品生;高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04;E02D5/08;E02D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李涵 |
| 地址: | 71005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狭长 基坑 施工 围堰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施工围堰技术领域的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该围堰结构包括有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多个类S型钢板桩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围堰主体的内侧长边中部设置有围囹,左右相对的围囹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与围囹之间设有斜撑,本发明设计的类S型钢板桩在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咬合防水效果,且该种钢板桩之间能够大角度旋转而不影响咬合防水效果,在实际应用时更实际合理,尤其在围堰拐角处,其不需要设置另外的防水结构设计,仍能保持很好的防水效果,本方案中类S型钢板桩及其围堰方法的设计相比于现有钢板桩的围堰设计,使用更方便,防水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围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比如桥梁承台施工中,钢板桩围堰是当今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通常地质情况下,采用钢板桩围堰的基础施工中先由测量人员按施工图纸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控制,并设立标志,然后用挖机对基坑开挖,开挖到承台顶面设置一层钢板桩内撑架,挖到地下水溢出时,再用人工配合泥浆泵对基底进行土方清理,抽水,止漏,准备封底,最后进行承台施工,即钢板桩围堰施工——开挖——封底。如果水位差较大,钢板桩堵漏止水困难较大,可考虑水下泥浆泵配合清淤,抛片石整平进行水下封底,另外还可以考虑井点降水系统配合降水,但成本相对提高。当钢板桩止水较好时,可采用干封,直接在基底做垫层。开挖后的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设备连续排水。在水工建筑中,一般施工面积很大,则常用以做成构体围堰。它系由许多互相连接的单体所构成,每个单体又由许多钢板桩组成,单体中间用土填实。围堰所围护的范围很大,不能用支撑支持堰壁,因此每个单体都能独自抵抗倾覆、滑动和防止联锁处的拉裂。常用的有圆形及隔壁形等形式。
钢板桩围堰是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钢板桩是带有锁口的一种型钢,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有各种大小尺寸及联锁形式。常见的有拉尔森式,拉克万纳式等,但是现有的钢板桩结构在围成围堰时,在围堰拐角处,钢板桩之间不能起到很好的咬合防渗漏效果,通常需要在拐角处作更为复杂的防水操作,操作不便,同时现有的钢板桩,如拉尔森式钢板桩在进行围堰时,需要正反面交错排序才可进行,吊起过程还需要不停调整钢板桩吊装顺序。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该围堰结构包括有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多个类S型钢板桩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围堰主体的内侧长边中部设置有围囹,左右相对的围囹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与围囹之间设有斜撑,所述围堰主体的内侧转角处设有L型围囹,左右相对的L型围囹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还垂直设有与L型围囹固接的加强柱。
优选的,所述围囹为间隔式分布,相邻围囹之间的间距小于一个类S型钢板桩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类S型钢板桩包括有类S型钢板桩本体,所述类S型钢板桩本体的两侧经过卷绕设计,所述类S型钢板桩本体的中部固定设有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圆柱体上设有长条通孔,所述长条通孔与类S型钢板桩本体的尺寸相适应,所述圆柱体上部开设有吊装通孔。
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S2、插打类S型钢板桩1,形成围堰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距离可量化的金属旋转水表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猪鬃捆扎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