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船舶推进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7515.8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乔大雷;陈永;戴立坤;王宏明;吕太之;张娟;苏战;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3B79/00 | 分类号: | B63B79/00;B63B79/1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船舶 推进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船舶推进系统,包括振动测试装置、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系统处理器、上位机、无线传输装置以及报警装置;振动测试装置对螺旋桨的振动信号进行测试,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以获知螺旋桨是否发生异常,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船舶电力的绝缘性能、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船舶电力性能,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和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系统处理器,系统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研判船舶电力的绝缘性能和船舶电力性能是否正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自动控制各断路器依序断开而其余断路器形成通路,方便维修人员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测试及海工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船舶推进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利用推进电机驱动螺旋桨转动,从而推动船舶行进的推进方式。现 有技术中,电力推进作为一种推进方式存在已久,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停滞不前, 制约了电力推进装置的功率,也限制了电力推进方式的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比如专利CN201621326228.0、CN201720775017.3、CN201621326217.2等, 均未为螺旋桨的参数及其相关参数进行有效监测,从而不能及时检测电力推进装置运行状况、 预估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抵抗风险能力较差,难以满足船舶复杂海况的运行需求。此外,目 前多数船舶电力推进装置的电能质量监管对象是在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处安放检测设备,并设 置报警设备(论文《船舶动力电力推进装置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开发》),具备一定的智能 化,但存在结构复杂,监测的点过多,维修工作十分繁琐、耗时。因此需要对螺旋桨的振动、 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监测的船舶推进装置。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船舶推进系统,其利用振动测试装置、第一输 电线路监测装置、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处理器、上位机、备用电源、无线传输装置以及 报警装置对船舶推进系统进行智能监测;其中,使用振动测试装置对螺旋桨的振动信号进行 采集测试,并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以获知螺旋桨是否发生异常;使用第一输电线路 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船舶电力的绝缘性能;使用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船舶电力性能; 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和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接收到 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研判船舶电力的绝缘性能和船舶电 力性能是否正常。
2.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测试装置、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第 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系统处理器、上位机、无线传输装置以及报警装置。
所述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安装于螺旋桨的振动传感器;振动测试装置采集螺旋桨在运行时的振 动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传输至系统处理器,系统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判断螺旋 桨是否发生异常。
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船舶电力的绝缘性能;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用于 监测船舶电力性能;第一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和第二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系统处理 器。
系统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研判船舶电力 的绝缘性能和船舶电力性能是否正常,若正常,则上位机控制报警装置发出低电平,螺旋桨接收 到低电平信号后开始作业;同时,上位机向振动测试装置发出触发信号,振动测试装置接收到触 发信号后开始作业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系统处理器,系统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判断螺旋桨 是否发生异常,并将判断的结果发送至上位机;若有异常,则上位机控制报警装置发出高电平信 号至螺旋桨,螺旋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停止作业;若船舶电力的绝缘性能和船舶电力性能不正 常,则上位机控制报警装置发出高电平信号至螺旋桨,螺旋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不作业;上位 机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传输至远程监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