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197.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军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B64C5/02;B64C5/06;B64C25/62;B64D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83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无人机 测绘 拍照 机载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照机载平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包括机身与起落架机构、尾翼机构、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折叠机翼机构,设备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通过起落架给无人机减震,设备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能够做出偏航滚转俯仰的姿态,设备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等距离拍照,设备能够在无人机起飞时展开机翼并保持展开姿态飞行,设备能够在无人机执行完任务后将机翼折叠放置,机身与起落架机构与尾翼机构连接,尾翼机构与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连接,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与机身与起落架机构连接,折叠机翼机构与机身与起落架机构连接,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与折叠机翼机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照机载平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
背景技术
在土地测绘时,一些地区地势险峻,不利于测绘拍摄地形地貌,常规无人机航拍设备拍照时经常出现部分地形地貌漏拍,但是市面上没有较好的无人机航拍设备,所以设计了这种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设备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通过起落架给无人机减震,设备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能够做出偏航滚转俯仰的姿态,设备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等距离拍照,设备能够在无人机起飞时展开机翼并保持展开姿态飞行,设备能够在无人机执行完任务后将机翼折叠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拍照机载平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包括机身与起落架机构、尾翼机构、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折叠机翼机构,设备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通过起落架给无人机减震,设备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能够做出偏航滚转俯仰的姿态,设备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等距离拍照,设备能够在无人机起飞时展开机翼并保持展开姿态飞行,设备能够在无人机执行完任务后将机翼折叠放置。
机身与起落架机构与尾翼机构连接,尾翼机构与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连接,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与机身与起落架机构连接,折叠机翼机构与机身与起落架机构连接,螺旋桨联动相机机构与折叠机翼机构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拍照机载平台,所述的机身与起落架机构包括机身、配重仓仓盖、机身尾管、前起落架弯梁、前轮轴、前轮、后起落架连接板、后起落架限位圈a、后起落架限位轴、后起落架限位圈b、后起落架限位弹簧a、后起落架限位弹簧b、后轮安装块、后轮轴、后轮,机身与机身尾管连接,配重仓仓盖四个角上布置有螺丝,配重仓仓盖上的螺丝与机身上对应位置的螺母螺纹连接,机身尾管与后起落架连接板连接,起落架弯梁与机身连接,前轮轴与前起落架弯梁连接,前轮与前轮轴轴承连接,后起落架连接板与后起落架限位轴滑动连接,后起落架限位圈a与后起落架限位轴连接,后起落架限位轴与机身尾管滑动连接,后起落架限位圈b与后起落架限位轴连接,后起落架限位弹簧a套在后起落架限位轴上且限位与后起落架连接板与后起落架限位圈b,后起落架限位弹簧b套在后起落架限位轴上且限位与机身尾管与后起落架限位圈b,后轮安装块与后轮轴连接,后轮轴与后轮轴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军,未经杨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