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臂提升机垂直搬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7168.9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鲁春强;苑忠春;吴涛;王俊;柏广志;张毅;王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翌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 地址: | 211035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臂 提升 垂直 搬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臂提升机垂直搬运系统,包括双臂提升机、对接台、货架、若干料箱、用于在货架之间运输料箱的穿梭车,所述对接台包括用于存放入库料箱的第一对接台和用于存放出库料箱的第二对接台,所述货架包括第一货架和第二货架,所述第一货架与第一对接台连接,所述第二货架与第二对接台连接;所述双臂提升机用于将入库料箱运送到第一对接台以及用于将出库料箱从第二对接台运送到地面。将仓库出库入库料箱分开运送,提升仓库出库入库效率,增加对接台,可以临时存放料箱,防止料箱混乱堆积以及穿梭车等待提升机运输,提升仓库物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仓储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双臂提升机垂直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流仓储领域内,通常采用立体仓库存储货物。现有的立体仓库通常需要配套使用提升机将货物提升到各层的货架高度,然后由穿梭车将货物带到不同的位置。大型仓库的货物在出库和入库过程中,往往比较难以协调,提升机在入库货物时,出库货物需要在货架等待提升机完成入库货物的提升,效率低。另外由于提升机不具备存储功能,且独立设置在立体仓库的一侧,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且提升机成本高,一个仓库不能配备太多提升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仓库出库入库效率的双臂提升机垂直搬运系统。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双臂提升机垂直搬运系统,包括双臂提升机、对接台、货架、若干料箱、穿梭车,所述对接台包括用于存放入库料箱的第一对接台和用于存放出库料箱的第二对接台,所述货架包括第一货架和第二货架,所述第一货架与第一对接台连接,所述第二货架与第二对接台连接;
所述双臂提升机用于将入库料箱运送到第一对接台以及用于将出库料箱从第二对接台运送到地面;所述货架设置承载穿梭车的轨道;所述穿梭车用于将入库料箱从第一对接台运送到货架,以及,穿梭车用于将出库料箱从货架运输到第二对接台。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显著优点是将仓库出库入库料箱分开运送,提升仓库出库入库效率,增加对接台,可以临时存放料箱,防止料箱混乱堆积以及穿梭车等待提升机运输,提升仓库物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双臂提升机包括用于将入库料箱运送到第一对接台的第一载货台和用于将出库料箱从第二对接台运送到地面的第二载货台,所述第一载货台与第二载货台升降运动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货架和第二货架分别设置若干层,每层均设置承载穿梭车的轨道,穿梭车进行多层穿梭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货架每层均连接第一对接平台,所述第二货架每层均连接第二对接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双臂提升机还包括立柱、升降机构;所述第一载货台和第二载货台并列位于立柱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立柱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用于控制第一载货台在立柱上的升降,第二升降机构用于控制第二载货台在立柱上的升降,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相互独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同步带轮组件、绕在同步带轮组件上的同步带以及电机,所述载货台固定在同步带上,电机带动同步带轮组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双臂提升机还包括维修台、维修爬梯,所述维修台位于立柱上方,所述维修爬梯设置于立柱一侧且与载货台不同侧,所述维修爬梯一端与维修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台包括若干辊筒、位于辊筒两侧的辊筒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臂提升机垂直搬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货架、对接台和提升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双臂提升机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双臂提升机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翌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翌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