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初至波拾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031.1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3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龚仁彬;郑晓东;王锋;周相广;林霞;米兰;蒋旭东;胡莲莲;李薇薇;张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2 | 分类号: | G01V1/32;G01V1/28;G06N3/04;G06N3/08;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吴学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et 卷积 神经网络 初至波 拾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初至波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拾取的地震道集数据,其中,所述地震道集数据包括:多个地震道;
将所述待拾取的地震道集数据,输入至初至波拾取模型中,输出各个地震道的初至时间,其中,所述初至波拾取模型为预先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所述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复制叠加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训练样本数据;
根据所述训练样本数据,对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至波拾取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测试样本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样本数据,对训练得到的初至波拾取模型进行验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激发地震信号产生的共炮点道集数据;
对所述共炮点道集数据进行初至波标注,得到初至波标注数据;
按照预设比例,将初至波标注数据划分为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采集的共炮点道集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缺失值处理后的共炮点道集数据进行数据分割处理,使得数据分割处理后的共炮点道集数据具有相同地震道数和采样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数据分割处理后的共炮点道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共炮点道集数据写入TFRecord格式的文件中。
10.一种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初至波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拾取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拾取的地震道集数据,其中,所述地震道集数据包括:多个地震道;
初至波拾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拾取的地震道集数据,输入至初至波拾取模型中,输出各个地震道的初至时间,其中,所述初至波拾取模型为预先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初至波拾取模型训练模块,用于获取训练样本数据;以及根据所述训练样本数据,对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至波拾取模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样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集激发地震信号产生的共炮点道集数据,对所述共炮点道集数据进行初至波标注,得到初至波标注数据,并按照预设比例,将初至波标注数据划分为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初至波拾取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初至波拾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0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具有显示界面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