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251.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淦;孟银灿;陈招妹;崔盈;刘含笑;沈敏超;李春;杜依倩;冯国华;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50;B01D53/80;F28B3/04;F28B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窑窑尾 废气 有色 治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抽风机、第二抽风机、脱硫塔、冷凝系统、旋流混合器和余热锅炉;脱硫前的水泥窑尾废气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进入第一抽风机、脱硫塔、冷凝系统和旋流混合器,水泥窑头干烟气通过窑头烟气管道B依次进入余热锅炉、第二抽风机和旋流混合器;所述旋流混合器的出口通过混合气管道C连接烟囱;窑尾废气管道A的旋流混合器入口处还设置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混合气管道C的旋流混合器出口处还设置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实现自动控制混合排烟相对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本发明既实现了污染物的深度冷凝治理,又实现了视觉污染的彻底消除,经济可靠、智能高效,解决了环保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行业有色烟羽净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材行业,水泥窑窑尾采用施法脱硫工艺排放的低温热废气常带有浓烈的白烟,造成严重的热污染和视觉污染,影响企业形象,更破坏城市景观。在我国,越往北方、越寒冷地区,这种现象就越严重。同时,排放的烟气中,除了可回收的气态水,还附带大量的微细粉尘、SO2、SO3、NOx等,环保问题严峻。
近年来,政府、社会对节能减排及排放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自2016年来,30余省市和地区出台工业废气有色烟羽治理要求,同时我国北方地区雾霾严重、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废气节能收水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技术领域的进步。
但在建材行业,有色烟羽治理的相关技术装备水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如专利授权号CN208333137U,专利名称为水泥窑湿法脱硫烟气脱白系统的专利,其关键技术采用混风加热的方式将湿法脱硫后的水泥窑尾废气直接与水泥窑头干烟气混合,能适当降低排烟的相对湿度,缓解白烟现象。但该技术主要存在两点不足:水泥窑头干烟气排放量不足水泥窑尾废气排放量的1/3,且前者常进行余热回收操作导致温度不高,该专利技术的加热幅度有限;该专利技术等同于将湿法脱硫后的水泥窑尾废气直接排放,并没有污染物深度治理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完善、高效、经济、可靠的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及方法,以满足水泥窑排烟系统的治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及方法,可以使水泥窑尾湿法脱硫废气得到深度净化,减少微细粉尘、SO2、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并充分回收窑尾废气中的水分,减少系统水耗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包括第一抽风机、第二抽风机、脱硫塔、冷凝系统、旋流混合器和余热锅炉,所述第一抽风机、脱硫塔、冷凝系统和旋流混合器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第二抽风机和旋流混合器通过窑头烟气管道B依次连接,脱硫前的水泥窑尾废气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进入第一抽风机、脱硫塔、冷凝系统和旋流混合器,水泥窑头干烟气通过窑头烟气管道B依次进入余热锅炉、第二抽风机和旋流混合器,所述旋流混合器的出口通过混合气管道C连接烟囱。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系统包括烟道冷凝器、烟道除雾器和冷却水泵,所述脱硫塔的顶部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与烟道冷凝器、烟道除雾器相连,所述烟道除雾器的出口与旋流混合器相连,所述烟道冷凝器的冷介质进口、冷介质出口分别连接冷却水管道D,所述冷却水管道D的入水侧设置冷却水泵,所述烟道冷凝器和所述烟道除雾器底部均连接冷凝水管道E,所述冷却水泵为变频泵。
作为优选,所述窑尾废气管道A上还设置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位于所述旋流混合器的入口处;所述混合气管道C上还设置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位于旋流混合器的出口处。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和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均通过电缆通道F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缆通道F连接所述冷却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