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251.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淦;孟银灿;陈招妹;崔盈;刘含笑;沈敏超;李春;杜依倩;冯国华;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50;B01D53/80;F28B3/04;F28B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窑窑尾 废气 有色 治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抽风机(101)、第二抽风机(102)、脱硫塔(2)、冷凝系统、旋流混合器(5)和余热锅炉(6),所述第一抽风机(101)、脱硫塔(2)、冷凝系统和旋流混合器(5)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连接,所述余热锅炉(6)、第二抽风机(102)和旋流混合器(5)通过窑头烟气管道B依次连接,脱硫前的水泥窑尾废气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进入第一抽风机(101)、脱硫塔(2)、冷凝系统和旋流混合器(5),水泥窑头干烟气通过窑头烟气管道B依次进入余热锅炉(6)、第二抽风机(102)和旋流混合器(5),所述旋流混合器(5)的出口通过混合气管道C连接烟囱(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烟道冷凝器(3)、烟道除雾器(4)和冷却水泵(8),所述脱硫塔(2)的顶部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依次与烟道冷凝器(3)、烟道除雾器(4)相连,所述烟道除雾器(4)的出口与旋流混合器(5)相连,所述烟道冷凝器(3)的冷介质进口、冷介质出口分别连接冷却水管道D,所述冷却水管道D的入水侧设置冷却水泵(8),所述烟道冷凝器(3)和所述烟道除雾器(4)底部均连接冷凝水管道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窑尾废气管道A上还设置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1),所述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1)位于所述旋流混合器(5)的入口处;所述混合气管道C上还设置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2),所述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2)位于旋流混合器(5)的出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10),所述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1)和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2)均通过电缆通道F连接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1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缆通道F连接所述冷却水泵(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用于自动控制混合气相对湿度低于设定相对湿度,所述设定相对湿度为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窑头烟气管道B和所述混合气管道C均包覆保温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冷却水泵(8)、喷淋塔(11),所述脱硫塔(2)的顶部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与喷淋塔(11)的底部相连,所述喷淋塔(11)的顶部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与旋流混合器(5)相连;所述喷淋塔(11)的喷淋层设置冷介质进口,与所述冷却水管道D的入水侧连接,并设置冷却水泵(8),所述喷淋塔(11)的底部设置冷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水管道D的出水侧及冷凝水管道E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冷却水泵(8)、浆液板式换热器(12),所述脱硫塔(2)的顶部通过窑尾废气管道A与旋流混合器(5)相连;所述浆液板式换热器(12)设置于所述脱硫塔(2)的顶层浆液循环管道,所述浆液板式换热器(12)的出口与脱硫塔(2)的顶层浆液喷淋层相连,所述浆液板式换热器(12)的进口与脱硫塔(2)的底部相连;所述浆液板式换热器(12)的顶部设置冷介质进口,与所述冷却水管道D的入水侧连接,并设置冷却水泵(8),所述浆液板式换热器(12)的底部设置冷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水管道D的出水侧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水泥窑窑尾废气有色烟羽治理系统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脱硫前窑尾废气通过所述第一抽风机(101)依次送入所述脱硫塔(2)、所述冷凝系统的烟道冷凝器(3)、烟道除雾器(4),进行脱硫、污染物深度脱除及收水、除雾操作后,温度降低至40~50℃,呈低温饱和状态,送入所述旋流混合器(5);
S2.除尘后窑头干烟气通过所述余热锅炉(6)进行余热回收操作后,温度降低至100~150℃,再通过第二抽风机(102)送入所述旋流混合器(5);
S3.低温窑尾饱和废气与高温窑头干烟气在所述旋流混合器(5)内进行均匀混合操作后,混合气温度升高至60~80℃,相对湿度降低至低于设定相对湿度,送入所述烟囱(7)排放,不产生有色烟羽;
S4.第一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1)将所述烟道冷凝器(3)出口的窑尾饱和废气的流量Q1、温度T1传输至控制器(10);第二流量温度传感装置(92)将所述旋流混合器(5)出口的混合气流量Q2、温度T2传输至控制器(10);
S5.所述控制器(10)自动计算温度T1和T2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P1和P2,并根据(Q1*P1)/(Q2*P2)*100计算混合气相对湿度;
S6.若相对湿度高于所述设定相对湿度,所述控制器(10)反馈控制信号至所述冷却水泵(8),提高冷却水流量,直至相对湿度满足设计要求;若相对湿度低于所述设定相对湿度,所述控制器(10)反馈控制信号至所述冷却水泵(8),降低冷却水流量,以降低系统电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