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1382.3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首皓;曹宏;崔栋;曾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G06K9/62;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单晓双;任默闻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 数据处理 知识 图谱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地震数据的第一特征属性;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属性获取与其所对应的子特征属性;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属性、所述子特征属性以及所述地震数据生成知识图谱。本发明能够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获取具有针对性的地震数据处理知识图谱。进而获得相同类型地震数据的深层次的处理关联信息;并通过知识图谱可以将历年处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以便再次处理时查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地震数据处理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有相应的针对性处理措施,但是由于地震数据的类型差异大,因此每次处理之前需要针对地震数据开展特征分析,根据数据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相同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时,如果处理人员发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新进行数据分析;即使处理的数据特征与邻近位置的数据特征近似,也要重新进行数据分析;相同的数据由于处理人员理解不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处理结果因而有较大差异;上述问题是由于缺乏地震数据处理关联信息查询途径造成的。
另外,当前处理人员为了能尽快的获得所处理地震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能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查阅往次处理报告或者采集报告,然而上述资料内容单一,通常反映的是处理员在处理过程中的个人理解,和事实难免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受到处理员自身处理水平的限制,其所撰写的报告难免存在错误或者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报告的自身的价值,因此急需一种通过地震数据特征获得地震数据处理关联信息的查询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获取具有针对性的地震数据处理知识图谱。进而获得相同类型地震数据的深层次的处理关联信息;并通过知识图谱可以将历年处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以便再次处理时查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工区地震数据的第一特征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属性获取与其所对应的子特征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属性、所述子特征属性以及所述地震数据生成知识图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特征属性包括:采集参数、采集仪器、地表条件以及地下构造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采集参数的子特征属性包括:采集单位、空间位置、偏移距范围、方位角范围、记录时间、覆盖次数、检波器组合方式、激发能量、观测系统设置方式、激发深度以及检波器埋深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采集仪器的子特征属性包括:震源类型以及检波器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地表条件的子特征属性包括:地表岩性、地表高程值、地表高程变化范围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地下构造的子特征属性包括:构造类型、断裂类型、油藏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目标工区地震数据的第一特征属性包括:
根据前馈式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数据特征分析模型;
将所述地震数据输入至所述地震数据特征分析模型,以获取地震数据中的干扰波的类型及/或干扰波的位置;
从预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的文字数据、干扰波的类型及/或干扰波的位置提取所述第一特征属性。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文字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地震数据的采集报告中提取第一文字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