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集成全海深推进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1144.2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李德军;叶聪;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G8/08 | 分类号: | B63G8/0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集成 全海深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集成全海深推进器,涉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壳体外的螺旋桨和设置在壳体内依次连通的补偿腔、驱动器腔和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壳体与螺旋桨连接,电机腔远离螺旋桨的一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机腔通过第一通孔与驱动器腔的第一侧连通;驱动器腔内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与电机引出线电连接,驱动器腔的侧面安装有水密接插件,驱动器通过水密接插件与外部电气设备连接;驱动器腔的第二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驱动器腔通过第二通孔与补偿腔的第一侧连通,补偿腔内设置有补偿器,用于补偿作用于壳体上的外界海水压力;该推进器将驱动器与电机一体化设计,可减小整理重量和体积,降低了故障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体化集成全海深推进器。
背景技术
深海载人潜水器(Human Occupied Vehicle,HOV)和水下机器人等运动平台在水中机动航行时,其动力源为推进器,目前常用的推进器为电动推进器,其通过驱动器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推力推动载体航行。图1为传统深海推进器结构组成框图,采用分体结构,即驱动器和电机分体安装,驱动器安装在耐压罐1中,电机封装在结构壳体中,螺旋桨固定于电机输出轴。驱动器和电机之间通过水密电缆2连接,传输电气信号。传统全海深推进器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1)驱动器单独安装在耐压罐内,深海的海水压力巨大,需加工耐压性能很好的耐压罐,对罐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
(2)耐压罐为了抵抗巨大的海水压力,需增加罐体壁厚,增加了潜水器重量。为了抵消重力,需要额外增加很多浮力材料,使得潜水器整体的重量和体积都增加了;
(3)驱动器和电机之间通过水密插件和水密电缆进行电气信号的传输,增加了成本和故障的发生率;
(4)驱动器和电机需分别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载体上,增加了其在载体上的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体化集成全海深推进器,该推进器便于加工,可减小重量和体积,降低成本和故障发生率,同时便于与载体安装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化集成全海深推进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外的螺旋桨和设置在壳体内依次连通的补偿腔、驱动器腔和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壳体与螺旋桨连接,电机腔远离螺旋桨的一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机腔通过第一通孔与驱动器腔的第一侧连通;驱动器腔内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与电机引出线电连接,驱动器腔的侧面安装有水密接插件,驱动器通过水密接插件与外部电气设备连接;驱动器腔的第二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驱动器腔通过第二通孔与补偿腔的第一侧连通,补偿腔内设置有补偿器,用于补偿作用于壳体上的外界海水压力。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补偿器包括弹簧、补偿膜和补偿杆,补偿膜贴装于补偿腔的内端面,弹簧设置在补偿膜内,补偿杆为“┤”形,包括横杆以及与横杆垂直相连的竖杆,横杆的一端穿过壳体、另一端与竖杆的一侧固定连接,竖杆位于补偿腔内,竖杆的另一侧通过补偿膜与弹簧的一端对应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补偿腔的内端面。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驱动器腔的侧面设置有补油口,补偿油通过补油口进入驱动器腔内,并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电机腔内、通过第二通孔进入补偿腔内,补偿腔的第二侧上设置有透水孔,外界海水通过透水孔进入补偿腔内,作用在补偿膜上,弹簧收缩形成内外压力的平衡。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补偿膜为弹性膜,随着弹簧的伸缩进而膨胀或收缩。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横杆的伸出量确定壳体内补偿油的油量,当补偿油的油量较少时,通过补油口及时补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驱动器腔内设置有散热片,驱动器通过散热片与驱动器腔的内侧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