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9961.4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312028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结构 智能 机器人 | ||
1.一种优化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卡接在第一盒体(2)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3)的顶部通过第一延伸调节装置(8)与第一转向调节装置(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调节装置(9)的侧面与第二延伸调节装置(11)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延伸调节装置(1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机槽(13),所述第一机槽(13)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五电机(14),所述第五电机(14)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向调节装置(15),所述第二转向调节装置(15)的表面与支撑轴(16)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16)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机槽(17),所述第二机槽(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七电机(18),所述第七电机(18)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盒体(20),所述第二盒体(20)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侧套设有切片(22),所述切片(22)的表面通过第一销轴(23)与通孔(21)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盒体(2)内侧对应切片(22)的位置设置有升降座(26),所述升降座(26)与切片(22)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接装置(24),且两个转接装置(24)的相对面通过弹性装置(2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26)的表面通过液压缸(27)与第二盒体(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的底部与第一电机(7)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机身的底部通过减震座与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调节装置(8)包括第一外筒(81),所述第一外筒(81)的顶端与第一转向调节装置(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筒(81)的内部套接有第一内杆(82),所述第一内杆(8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83),所述第一滑块(83)滑动连接在第一外筒(81)内侧壁所开设的第一滑槽(84)内,所述第一内杆(82)的一端与第一齿轮(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杆(82)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一螺纹筒(85),所述第一螺纹筒(8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6),所述第一螺纹杆(86)远离第一螺纹筒(85)的一端与第二电机(87)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7)机身的表面通过减震座与第一外筒(81)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调节装置(9)包括第一外框(91),所述第一外框(91)的底部与第一外筒(8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框(91)的内侧套设有第一转向筒(92),所述第一转向筒(9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内部支撑座(93),所述第一内部支撑座(9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95),所述第二转轴(95)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94),所述第二轴承(94)卡接在第二外框(15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向筒(9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内部支撑座(96),所述第二内部支撑座(9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97),所述第三电机(97)输出轴的端部与第一外框(9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调节装置(11)包括第二外筒(111),所述第二外筒(111)的端部与第一转向筒(9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筒(111)的内部调节有第二内杆(112),所述第二内杆(1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13),所述第二滑块(113)滑动连接在第二外筒(111)内侧壁所开设的第二滑槽(114)内,所述第二内杆(112)的一端卡接有第二螺纹筒(115),所述第二螺纹筒(1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6),所述第二螺纹杆(116)远离第二螺纹筒(115)的一端与第四电机(117)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117)机身的表面通过减震座与第二外筒(111)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9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卉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以有机脂为原料的冶炼烟尘中氯含量的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