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zSpace桌面VR一体机的云端渲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262.2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兰;万可谦;胡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 | 分类号: | H04N21/234;H04N21/238;H04N13/261;H04L29/08;G06T19/00;G06F3/01;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space 桌面 vr 一体机 云端 渲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Space桌面VR一体机的云端渲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VR内容资源形成VR内容资源包;S2、将VR内容资源包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渲染;由云端服务器直接进行3D渲染解析,渲染后以视频流的形式推给zSpace终端;S3、zSpace终端进行拉流;然后对视频流进行2D转3D处理;最后展示VR内容。S4、用户观看VR内容,并进行交互操作。本发明能够降低对zSpaceVR桌面一体机终端的性能要求,实现在zSpace桌面VR一体机终端上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VR内容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zSpace桌面VR一体机的云端渲染方法。
背景技术
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机系统。它以虚拟仿真的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VR设备,提供用户一个观测与该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界面。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产生沉浸感。VR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很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难题,因此在各大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教育领域,它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灌输式教育;单维的文字课件教学;社会实践实验类的课程,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应试教育,缺乏实操,等等问题。
zSpace桌面VR一体机(如图1所示),是当前教育邻域比较成熟的一款VR终端设备,由全球顶尖的VR技术公司—zSpace公司独立研发。它兼备普通PC、VR设备的功能,既能满足普通PC用户的需求,又能满足VR内容数据运行的需求,在教育领域被广泛的应用。zSpace常用型号对应的设备参数见【表格1】。
但是目前zSpace桌面VR一体机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性能的限制。当一台zSpace上同时有多个VR内容资源时,或者当zSpace同时发挥普通PC的作用时,当前的配置根本远远无法满足要求。由此导致VR内容在zSpace上的展示质量、效率都很低,甚至无法运行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得出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VR内容数据为3D仿真数据,其数据量会是普通单维数据的几千、几万倍;(2)当前VR内容数据是在zSpace终端进行渲染的,当前技术业务流程图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zSpace桌面VR一体机的云端渲染方法,能够降低对终端设备的要求,实现在zSpace桌面VR一体机终端上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VR内容资源。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zSpace桌面VR一体机的云端渲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VR内容资源形成VR内容资源包;
S2、将VR内容资源包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直接进行3D渲染解析,渲染后以视频流的形式推给zSpace终端;
S3、zSpace终端进行拉流;然后对视频流进行2D转3D处理;最后展示VR内容;
S4、用户观看VR内容,并进行交互操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视频流推给zSpace终端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VR内容资源包渲染后对每一帧图像进行编码压缩;
S2.2、然后以视频流的形式推给zSpace终端;
S2.3、最后在zSpace终端进行解码。
优选的,所述步骤S2.1中编码压缩采用h264视频传输编码格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2D转3D处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