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2226.0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彭新龙;陆志华;江林鹤;卢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63/10;C08L75/14;C08L23/06;C08K13/06;C08K9/12;C08K3/04;C08K3/22;C08K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婉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smc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50-65份树脂基体,35-50份低收缩添加剂、1.2份引发剂、0.6份阻聚剂、1.5份PE粉、4份脱模剂、1份BYK助剂、130份氢氧化铝、5份色浆、6份增稠剂、以及占前述全部组分重量之和28%-35%的无碱玻璃纤维;
所述低收缩添加剂为改性聚氨酯;
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在一个1L四口烧瓶里加入400克羟值为112±4mgKOH/g的聚己内酯二元醇、84.1克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及0.5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于60-70℃保温反应至NCO含量低于1.75wt%,然后再加入0.5克对羟基苯甲醚、23.2克丙烯酸-2-羟基乙酯,继续保温反应至NCO含量低于0.1wt%,然后加入338克苯乙烯稀释,得到含端双键的改性聚氨酯低收缩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60份树脂基体,40份低收缩添加剂、1.2份引发剂、0.6份阻聚剂、1.5份PE粉、4份脱模剂、1份BYK助剂、130份氢氧化铝、5份色浆、6份增稠剂、以及占前述全部组分重量之和32%的无碱玻璃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或增稠型环氧乙烯基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醋酸叔戌酯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与过氧化醋酸叔戌酯的质量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为BHT、二叔丁基对甲酚、苯醌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5-1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为18重量%的炭黑溶于载体树脂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树脂基体、低收缩添加剂、引发剂、阻聚剂、PE粉、脱模剂、BYK助剂、氢氧化铝分散成均匀的树脂糊;
2)分别测定步骤1)中分散好的树脂糊、色浆、增稠剂这三个组分的流量,按比例输入SMC机组;
3)将步骤2)的三个组分导入SMC设备,同时加玻璃纤维,保证玻璃纤维浸渍良好;
4)熟化,达到设定粘度后得到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用SM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22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块和电池包
- 下一篇:根据特征点进行视频图像抓取的工作系统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