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级水合磷酸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0822.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根;胡振光;彭长宏;陈伟;张雪凯;江洋;吴业惠子;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水合 磷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级水合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方案A或B:方案A:将亚铁源溶液与磷源溶液配成混合溶液,通过严格控制pH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使亚铁离子氧化并转化成水合磷酸铁;方案B:将磷源与亚铁源溶液先转化成磷酸亚铁沉淀;再将磷酸亚铁沉淀加水调浆后补加磷源,通过严格控制pH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使亚铁离子氧化并转化成水合磷酸铁。该方法可以产出纯度、密度和粒度等达到电池级水合磷酸铁,且可以采用化学纯或纯度不高的铁源或磷源物料,突破了现有技术对原料纯度要求高的局限,同时解决现有水合磷酸铁产品振实密度偏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级水合磷酸铁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酸度电离沉淀技术来实现高纯、高振实密度及形貌较好的电池级水合磷酸铁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97年第一次报道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中锂离子能够嵌入/脱出并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来,基于橄榄石结构(LiMPO4,M代表Fe、Mn、Ni、Co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能、通讯基站、大型数据库储存等行业的应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也得到大力发展。
关于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的合成技术,存在着多种工艺技术路线,已经获得了产业化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含铁草酸盐、含铁氧化物和含铁磷酸盐等。其中,正磷酸铁路线制备的磷酸铁锂具有电性能良好、杂质含量低、工艺步骤简单等突出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统一的技术趋势。一方面,磷酸铁锂充放电过程中以磷酸铁锂和磷酸铁为最终两相结构,采用磷酸铁来制备磷酸铁锂时,磷酸铁的结构和形貌特征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因此形貌可控磷酸铁制备很重要;另一方面,现有工艺在水合磷酸铁制备过程中,对铁源和磷源的原料纯度要求非常高,极大限制了水合磷酸铁制备的原料来源,因此控制杂质组分在水合磷酸铁制备过程中的分布行为,对扩充水合磷酸铁制备的原辅材料来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级磷酸铁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酸度电离沉淀技术产出纯度、密度和粒度等达到电池级水合磷酸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化学纯或纯度不高的铁源或磷源物料,突破了现有技术对电池级磷酸铁制备原料纯度要求高的局限,同时制备的水合磷酸铁的形貌为球形或类球形,且结晶度较高,解决现有水合磷酸铁产品振实密度偏低的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级水合磷酸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方案A或方案B:
方案A:
将亚铁源溶液与磷源溶液配成混合溶液,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0.01~1.0,再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使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最后升温至75~120℃反应8.0~48.0h,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固体产物经过水洗、烘干,即得;
方案B:
将磷源加入亚铁源溶液中在30~60℃温度下进行反应,控制反应终点的pH值为6.0~10.0,液固分离,得到磷酸亚铁沉淀;将磷酸亚铁沉淀加水调浆得到磷酸亚铁浆料,向磷酸亚铁浆料中补加磷源及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0.01~1.0后,再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使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最后升温至75~120℃反应8.0~48.0h,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固体产物经过水洗、烘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招标数据及流程的线上管理平台
- 下一篇:一种会展用便携式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