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核验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9931.5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寒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40/02;G10L15/26;G10L17/00;G10L25/1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纹 识别 身份 核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声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核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后台终端,所述服务器包括输入模块、数据库、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用于获取通话过程中客户端发送的当前声纹模型;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客户的样本声纹模型;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当前声纹模型,并根据样本声纹模型处理当前声纹模型,若当前声纹模型与样本声纹模型不匹配,则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反之,则生成核验通过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向后台终端发送第一告警信息和核验通过提示信息;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身份核验耗时较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核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互联网信贷业务授信审核,对某些特定客群,除了使用模型和策略进行系统自动判断外,还需要审核人员通过电话对客户进行电核操作,该操作主要是由审核人员按照人工审核话术脚本,对客户进行身份核验,借款用途核验,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核验等综合考察。但是,由于人工审核过程完全由审核人按照话术脚本通过电话进行相关客户沟通,耗时较长,对每个客户均需进行相同的沟通流程,尤其是对客户身份核验,通过电话核验需要审批人员有较丰富的经验,耗时也较长,对于优质客户的用户体验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核验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身份核验耗时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核验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后台终端,所述服务器包括输入模块、数据库、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用于获取通话过程中客户端发送的当前声纹模型;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客户的样本声纹模型;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当前声纹模型,并根据样本声纹模型处理当前声纹模型,若当前声纹模型与样本声纹模型不匹配,则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反之,则生成核验通过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向后台终端发送第一告警信息和核验通过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本方案中,在信贷核验的通话过程中,通过输入模块获取客户的当前声纹模型,由于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客户的样本声纹模型,经过处理模块对照比对,可以通过客户的声纹来完成身份核验;无需再由审核人员询问客户的身份信息,节省了身份核验时间;对于通过了声纹比对的客户生成核验通过提示信息,审核人员即可对此减少身份核实类问题的提问或者不进行身份核实类问题,而对于未通过声纹识别的客户,生成告警信息会提示到审核人员,重点考虑客户是否为欺诈客户,需加大对客户的身份核实类问题数量,从而防范欺诈风险。
综上,通过系统辅助判断声纹信息,判断结果更为客观,可以提高客户识别的准确性,减少审核人员的主观判断误差;也可以提高人工审核的效率,减少身份核验的时间投入,从而提高客户体验。
进一步,输出模块,还用于在二类账户注册阶段,向客户端发送特定的样本文字信息;输入模块,还用于获取客户朗读样本文字信息的样本声纹模型;数据库,还用于接收文字信息和样本声纹模型,并将文字信息和对应的样本声纹模型输入到预先建立的映射关系表中。
有益效果:通常,银行卡一类账户是指在银行办理的储蓄卡,可用于在自助提款机上做存取款等操作,而二类账户指的是基于实体卡的一个电子账户;由于本方案主要涉及互联网信贷业务授信审核,一般是客户申请二类账户后才能办理信贷业务,存在一个先后顺序;所以在二类账户的注册阶段,先由服务器发送一些特定的文字信息,让客户进行阅读;与此同时,输入模块捕捉到相应的声纹模型,并存储到数据库的映射关系表中;从而便于后续授信审核的匹配,并优化数据获取的流程,避免流程复杂的问题,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当前声纹模型,生成当前文字信息;并根据关键字匹配算法从映射关系表中匹配出与当前文字信息相同的样本文字信息,以及相应的样本声纹模型;如果样本声纹模型与当前声纹模型不同,则生成第一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