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9110.1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74;B60L58/10;B60L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112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累积 动力电池 温度 曲线 识别 故障 电池 单体 方法 | ||
1.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记录每次检测到的温度值和对应的时间点,根据温度值和对应的时间点拟合电池单体的温度曲线;
电池单体的温度数据都是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或探针与电池单体接触,实时地测量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数据;每个电池单体都具有预先设置的编号,这些编号对应着电池单体安装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具体为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其中,水平距离是指电池单体与驾驶舱的直线距离,也即驾驶舱的几何中心与电池单体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垂直距离是指电池单体与地面的直线距离,以电池单体的几何中心向地面作垂线得到垂点,也即电池单体的几何中心与垂点之间的距离;
S2、参考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与异常状态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阈值;
S3、从温度曲线提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值,并判断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值与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
S4、根据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值与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异常,若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值大于、等于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阈值,判定电池单体异常;若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值小于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阈值,判定电池单体正常;
当需要判断某个电池单体在某个时刻是否异常时:
第一步,确定该时刻对应的温度阈值;
第二步,提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该时刻的温度值;
第三步,根据该电池单体的位置信息对该时刻电池单体的温度值进行修正,得到该时刻修正后的温度值;
第四步,根据该时刻修正后的温度值与该时刻对应的温度阈值的大小判断该电池单体是否异常:若该时刻修正后的温度值大于、等于该时刻对应的温度阈值,判定该电池单体异常;若该时刻修正后的温度值小于该时刻对应的温度阈值,判定该电池单体正常;
S5、输出电池单体是否异常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可替换为电压,通过电压值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异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可替换为电流,通过电流值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异常。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与冗余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冗余时间阈值;判断参数值与参数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参数大于、等于参数阈值时,使计数参数加上数值1,否则,设定计数参数为0;判断计数参数与冗余时间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计数参数大于、等于对应的冗余时间阈值时,判定电池单体异常,反之,判定电池单体正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参数包括温度、电压和电流,冗余时间阈值包括温度冗余时间阈值、电压冗余时间阈值、电流冗余时间阈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还包括对温度曲线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A1、设置电池单体的使用数据,当电池单体的使用数据与预设条件匹配时,校正电池单体的温度;
A2、根据使用数据从数据库中获取电池单体的参考温度曲线;
A3、从参考温度曲线中选取与温度曲线的斜率匹配的参考温度曲线,将其作为电池单体的校正温度曲线;
A4、判断温度曲线与校正温度曲线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进行校正,以校正温度曲线替代温度曲线;若一致,不进行校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使用数据为电池单体的充放电次数,预设条件为电池单体的充放电次数超过预设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1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