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4291.9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 地址: | 5101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人像 识别 打卡 考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利用射频识别设备、录入设备以及摄像设备提前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人脸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红外识别模块利用红外设备感应是否有人靠近;
所述红外识别模块利用红外设备感应是否有人靠近包括:
红外感应器进行人体感应产生感测信号;
将产生的感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
将数字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数字信号的频域特征曲线;
对得到的数字信号的频域特征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人体运动;当无人体运动时,则判断无人靠近;若有人体运动,则进一步判断人体运动状态为接近或远离,当运动状态为远离时,则判断无人靠近;若运动状态为接近,则判断有人靠近;
步骤二,当有人靠近时,图像采集模块利用摄像设备进行人脸采集;主控模块控制人脸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验证,当人脸验证通过时,活体检测模块进行活体检测识别;
所述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验证包括:
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灰度均衡化以及中值滤波处理;构建人脸识别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
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对齐处理与特征提取;
基于提取的人脸特征利用构建的人脸检测模型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人脸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人脸图像的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清洗;通过图像旋转、平移和尺度变换扩充数据集的数据;
按照一定比例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以及验证集;
进行模型参数配置,并构建人脸识别模型以及损失函数;
利用Adam反向传播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并利用测试集与验证集分别进行模型的测试与验证,即可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型。
步骤三,门禁控制模块当人脸识别通过且活体检测识别通过时控制门禁打开;存储模块存储预先采集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人脸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同时存储摄像设备采集的人脸信息、用户请假信息、打卡信息以及出入信息;
步骤四,显示模块显示获取到的图像以及识别结果;语音播报模块对识别结果进行播报;报警模块当人脸检测识别未通过或活体检测识别未通过时,利用报警器进行实时报警或发送报警记录至客户端进行远程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进行活体检测识别具体包括:
步骤A,获取采集的人脸图像;
步骤B,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特征数据;
步骤C,采用活体识别模型对所述特征数据进行活体识别;
步骤D,将所述特征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后加入到样本特征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进行脱敏处理为:
提取所述特征数据中与活体识别相关的数据;
对所述特征数据进行加密操作;
对所述特征数据的标注名称进行加密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特征数据中与活体识别相关的数据包括:
对所述特征数据进行聚类操作以完成分类;
根据分类的结果从所述特征数据中选择与活体识别相关的特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人像识别打卡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对齐处理与特征提取包括:
1)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原点化、尺度化以及平均化,获取图像的平均形状;同时对图像进行规范化处理;
2)提取规范化处理后的人脸图像的68个关键点的坐标信息;
3)计算左右眼中心点坐标得到中心点连线的角度,并根据左右眼坐标信息计算实际两眼间距,除上期望间距计算得到缩放的期望大小,确定的旋转角度;
4)计算实际左右眼中心点坐标,获得缩放以及旋转部分的映射矩阵参数信息;
5)根据实际与期望的两眼中心点坐标计算得到平移坐标信息;
6)给定期望图片的宽度高度,得到对齐处理后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未经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2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