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1321.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别应堂;陈擎;陈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光大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33;B67C3/26;B67C3/28;B67C3/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130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油 燕麦 黑米 风味 酸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及其制备方法,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牛乳750‑800份、甜味剂50‑70份、稳定剂2‑4份、无水奶油2‑4份、牛奶蛋白4‑6份、牛油果果酱25‑35份、燕麦黑米苹果果味酱80‑120份、发酵菌种200U,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经配料、剪切、定容、均质、杀菌、发酵、翻缸、灌装而成。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风味发酵乳、发酵乳及鲜牛奶的灌装是分不同灌装生产线完成的,适用范围小且设备的投入成本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乳也称“酸乳”,由鲜牛乳经乳酸菌发酵制得,发酵乳以其营养全面,富含乳酸菌而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发酵乳除具有鲜牛乳的几乎全部营养素外,还具有以下作用: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防止便秘;产生一些增加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延缓衰老等。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发酵乳的口味等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此风味发酵乳便应运而生。在风味发酵乳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乳先进行发酵,而后加入调味剂或果酱、果汁等进行调味后灌装。在乳制品加工车间中,由于风味发酵乳、发酵乳及鲜牛奶产品的流动性及内容物粒径的大小差异,目前风味发酵乳、发酵乳及鲜牛奶的灌装是分不同灌装生产线完成的,适用范围小且增加了设备的投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风味发酵乳、发酵乳及鲜牛奶的灌装是分不同灌装生产线完成的,适用范围小且设备的投入成本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牛乳750-800份、甜味剂50-70份、稳定剂2-4份、无水奶油2-4份、牛奶蛋白4-6份、牛油果果酱25-35份、燕麦黑米苹果果味酱80-120份、发酵菌种200U,风味酸乳经配料、剪切、定容、均质、杀菌、发酵、翻缸、灌装而成。
牛油果燕麦黑米风味酸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配料,将生牛乳原料总质量的30%~40%加热后,加入牛奶蛋白剪切后,加入甜味剂、稳定剂、无水奶油混合配料并用余下生牛乳定容;
步骤II:均质杀菌,将步骤I中的混合原料采用两段式预加热后,在压力为18-25Mpa的条件下均质;而后进行热杀菌,热杀菌温度≥90℃,杀菌时间280-320s,物料出口温度40-44℃;
步骤III:发酵,接种温度40℃-44℃,发酵温度40℃-44℃,发酵终点酸度72°T;
步骤IV:翻缸,翻缸温度为18℃~22℃,翻缸后粘度5000-7500cp;
步骤V:灌装,采用灌装生产线进行灌装,灌装生产线包括分别与不同发酵罐连通的混合灌装线和直接灌装线;灌装时,混合灌装线和直接灌装线同时灌装,部分发酵罐内的发酵乳用直接灌装线直接灌装;向另一部分发酵罐内的发酵乳中添加牛油果果酱,将燕麦黑米苹果果味酱在线添加到混合灌装线内,混合后灌装;
步骤VI:入库、检验。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的风味酸乳,在发酵乳中添加了牛油果果酱和燕麦黑米苹果果味酱,不仅丰富了发酵乳的口感,而且牛油果及苹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和蛋白质,提高了发酵乳的营养价值。此外,本技术方案中还添加了燕麦黑米,其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进一步提高发酵乳的营养价值,而且膳食纤维与发酵乳还能够协同促进肠道蠕动,达到助消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光大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光大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