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合金无缝荒管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1134.2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浩;周标;姚凯俊;董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5/04;B21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无缝 挤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高温材料无缝荒管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无缝荒管挤压装置及方法,该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机,用于将高温合金原料进行加工挤压,初步成型;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挤压机的挤压芯棒的转速和移动方式,完成荒管挤压成型;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挤压机的出料口一端,并与所述挤压机的挤压芯棒控制连接。该装置通过对挤压芯棒施加旋转和改变挤压芯棒的运动速度实现对荒管的组织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细小的晶粒组织。本发明实现了高温合金无缝荒管的高效生产,可以生产出高质量超长的荒管,为打破外国荒管生产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生产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无缝荒管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在能源、电力以及石油化工等方面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对镍基高温合金管材的需求量明显上升,例如我国正在建设的超超临界电站以及石油开采等建设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镍基高温合金管材。那么如何才能大批量生产出合格可用的高温合金管材并打破外国专利限制,已经成为我国科研人员和企业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由于外国对高温合金管材生产工艺的封锁,我国还不能实现大量生产,并且我国现有的技术手段仍处在摸索起步阶段,因此需要从国外进口大批高温合金管材,导致我国很多企业受到了巨大的经济不公正待遇。所以,我国需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镍基高温合金管材生产设备和方法,在保证管材质量的同时实现大批量生产。
我国现阶段采用的高温合金管材生产设备大多数多采用挤压芯棒和挤压杆同步运动的挤压模型,但由于挤压参数的不同会导致在荒管出口位置与挤压芯棒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在荒管出口位置高温合金将发生巨大的变形,在此处存在巨大的应力,因此本文认为:此处的摩擦力将对荒管生产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荒管的组织控制、生产出的高温合金荒管长度受限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合金无缝荒管挤压装置及及其方法,能够轻松地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合金无缝荒管挤压系统,该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机和挤压芯棒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挤压机,用于将高温合金原料进行加工挤压,初步成型;
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挤压机的挤压芯棒的转速和移动方式,完成荒管挤压成型;
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挤压机的出料口一端,并与所述挤压机的挤压芯棒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挤压芯棒转动单元、挤压芯棒移动单元、挤压芯棒固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挤压芯棒移动单元通过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能够沿着所述底座前后移动;
所述挤压芯棒固定单元、挤压芯棒转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挤压芯棒移动单元上,且所述挤压芯棒固定单元位于来料端的一侧,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挤压芯棒转动单元和挤压芯棒移动单元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至少2根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挤压芯棒移动单元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所述挤压芯棒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架、固定轴承和挤压芯棒固定夹具;
其中,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挤压芯棒移动单元的主体上,所述固定架上有固定轴承安装孔,所述固定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孔内,所述挤压芯棒固定夹具设置在固定轴承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挤压芯棒转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挤压芯棒连接件和挤压芯棒定位架,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挤压芯棒固定单元的一侧,所述挤压芯棒定位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挤压芯棒固定单元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端部设有所述挤压芯棒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