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0422.6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明;孙雪景;李彬;杨金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17/06;G08B13/196;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消防 一体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包括:
步骤一,生命探测模块利用生命探测装置获取所述主生命探测装置的初始坐标,通过载波相位测量得到自身位置相对于所述主生命探测装置位置的修正值,对自身位置的初始坐标进行修正;
步骤二,不同的生命探测装置根据初始坐标以不同的频点发射控制信号;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的手机选择自身守候的频点,并以该频点对应的上行频点发射登记接入信号;
步骤三,生命探测装置接收步骤二发射的登记接入信号,登记所述手机的信息;同时主控模块通过主控器控制人脸识别模块通过人脸识别程序获取包括多个不同的人脸图像样本的人脸图像训练集;
步骤四,获取步骤三中多个不同的人脸图像样本的分类丢失率,将所述分类丢失率大于预设的阈值的样本归为复杂人脸图像样本类,将所述分类丢失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的样本归为简单人脸图像样本类;
步骤五,优先依据所述复杂人脸图像样本类包含的多个人脸图像样本提取复杂人脸图像特征;再依据简单人脸图像样本类包含的多个人脸图像样本以及提取的所述复杂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简单人脸图像特征;
步骤六,将步骤五提取到的所述复杂人脸图像特征以及所述简单人脸图像特征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人脸检测模型;
步骤七,通过步骤六构建的人脸检测模型为每个需要识别的用户训练获得所述用户的人脸识别模型;在设定的人脸姿态范围内,采集当前待识别用户同时刻的带有结构光编码的人脸图像和没有结构光编码的人脸图像;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所述带有结构光编码的人脸图像,得到所述用户的人脸深度图像,根据所述没有结构光编码的人脸图像,得到所述用户的人脸灰度图像;
步骤九,利用步骤八的人脸灰度图像进行标定,确定所述图像中的人脸器官特征点位置,根据所述人脸器官特征点位置对所述人脸灰度图像和所述人脸深度图像进行人脸预处理;
步骤十,分别计算经过人脸预处理后的所述人脸深度图像和所述人脸灰度图像的特征;将所述特征输入到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进行人脸识别,返回与各人脸识别模型的相似度数据;
步骤十一,根据步骤十所述返回的相似度数据,输出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同时灭火模块通过灭火设备对环境火灾进行灭火;防爆检测模块通过防爆检测设备对危险物进行防爆安全检测;
步骤十二,警报模块通过警报器根据检测的异常温度、生命信号、非法人脸进行警报通知;显示模块通过显示器显示监控视频、温度、生命信号、人脸识别结果、防爆检测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之前,还需进行:
视频监控模块通过摄像器监控环境视频数据;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生命探测装置包括:
一台主生命探测装置与至少一台从生命探测装置组成生命探测网;每台生命探测装置通过定位系统进行自身位置的定位,得到自身位置的初始坐标;每台生命探测装置通过气压测高对自身初始坐标中的高度信息进行修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不同的生命探测装置根据初始坐标以不同的频点发射控制信号,包括:
(2.1)为不同的生命探测装置分配不同的频点;
(2.2)生命探测装置以分配的频点发射导频信号、同步信号和寻呼信号,并在寻呼信号中写入所有可供选择的频点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的手机选择自身守候的频点,包括:
所述手机接收导频信号;根据所述导频信号确定接收的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需要接收的寻呼信号,从所述寻呼信号中获取所有可供选择的频点信息,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信道列表信息,通过哈希算法得到自身需要守候的频点信息,接收该频点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4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