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衬板组件和模具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7022.X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生雷;陈国伟;黎宁;何晓飞;罗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7/34;B28B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苗燕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组件 装置 | ||
1.一种模具衬板组件(100),用于与外模具(200)可拆卸地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设有浇筑成型空间(70),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包括限位结构(19),所述限位结构(19)凸设于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内,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用于成型预制构件,所述限位结构(19)与所述预制构件限位配合用以使得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和所述预制构件共同脱离所述外模具(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衬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定义一长度方向(X)、一厚度方向(Y)和一宽度方向(Z),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型模(10)和第二型模(30);
所述第二型模(30)仅具有一第一开口(36)和一第二开口(38),所述第一开口(36)设于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的所述宽度方向(Z)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38)设于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的所述厚度方向(Y)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型模(10)用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38),与所述第二型模(30)共同围成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所述第一开口(36)形成所述浇筑空间(70)的唯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衬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模(30)包括第二主衬板(37)、底板(50)、第一侧板(39)、第二侧板(32)以及加强衬板(90),所述第二主衬板(37)与所述加强衬板(90)分别位于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的所述厚度方向(Y)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39)与所述第二侧板(32)分别位于所述模具衬板组件(100)的所述长度方向(X)的两端,所述底板(50)与所述第一开口(36)分别位于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的所述宽度方向(Z)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36)由所述加强衬板(90)、所述第一侧板(39)、所述第二主衬板(37)和所述第二侧板(32)依次首尾连接而环绕形成,所述第二开口(38)由所述加强衬板(90)、所述第一侧板(39)、所述底板(50)和所述第二侧板(32)依次首尾连接而环绕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衬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衬板(90)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主衬板(37)的结构表面,所述限位结构(19)设有自所述结构表面朝所述第二主衬板(37)凸伸的凸起(91),所述凸起(91)凸设于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衬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衬板(37)具有沿着所述厚度方向(Y)相对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3),所述第一表面(31)背离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所述第二表面(33)朝向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所述限位结构(19)具有多个定位部(35),每一所述定位部(35)于所述第一表面(31)形成定位槽(351),所述定位槽(351)朝向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凹陷,用以与所述外模具(200)限位配合,所述定位部(35)于所述第二表面(33)形成凸筋(375),所述凸筋(375)朝向所述浇筑成型空间(70)凸出,用以与所述预制构件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衬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衬板(37)沿着所述长度方向(X)形成多级第一台阶(371),所述第一表面(31)和所述第二表面(33)形成所述第一台阶(371)的内外相对表面,每相邻两级所述第一台阶(371)的所述第一表面(31)形成一收容空间(372),所述外模具(200)具有多级第二台阶(201),且每一所述第二台阶(201)收容于每一所述收容空间(372)且每一所述第二台阶(201)的表面抵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衬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台阶(371)设置至少一所述定位部(35),每一所述第二台阶(201)朝向对应所述第一表面(31)凸设一定位凸台(21),每一所述定位凸台(21)对应嵌合每一所述定位槽(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0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动力电池的振荡加热电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