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4752.4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守杰;刘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25/14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 车道 机器人 立式 无线 充电 机构 | ||
1.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包括直立式的机器人本体(94)与用于对其进行充电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丝杆(21),丝杆(21)上螺纹套设有驱动板(3),所述驱动板(3)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转动设有第一转辊(41),所述第一转辊(41)上传动设有皮带(42),第一转辊(41)的外侧设有插杆,皮带(42)的一端传动设有第二转辊(43),第二转辊(43)上设有第一齿轮(45),第一齿轮(45)啮合设有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上插设有驱动轴(5),所述插杆与驱动轴(5)的端部分别垂直设有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所述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上均转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65),所述夹持座(65)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61),所述第二滑轨(61)上滑动设有第二导杆(62),夹持座(65)的端部设有夹持杆(6);
所述充电桩(1)的下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部设有充电头(7),充电头(7)的外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卡块(71),卡块(71)的一侧设有拉带(72),拉带(72)的一端贯穿充电桩(1)并设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活动设置在充电桩(1)的外侧;
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机器人本体(94)下表面设有活动底座(9),所述活动底座(9)上开设有转槽,转槽中转动设有连接杆(931),连接杆(931)的端部设有滚轮(93),所述活动底座(9)的两侧设有挡架(91),挡架(91)上可拆卸设有挡杆(92),挡杆(92)可与连接杆(931)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插杆与驱动轴(5)贯穿第一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导杆(62)的两端设有限位杆(63),限位杆(63)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64),第一滑块(64)滑动卡设在第二滑槽(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3)上表面分别设有挡板(31)与加固板(32),所述第二电机(4)位于挡板(31)与加固板(32)之间,所述插杆与驱动轴(5)贯穿加固板(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上表面设有保护罩(12),充电桩(1)的内部垂直设有两根第一导杆(14),第一导杆(14)位于丝杆(21)的两侧,第一导杆(14)贯穿驱动板(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的一侧均设有转杆(52),夹持座(65)与转杆(5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滑轨(15),所述活动块(8)活动设置在相邻第一滑轨(15)之间,活动块(8)的两端设有第二滑块(81),第二滑块(81)滑动卡设在第一滑轨(15)的内部,所述拉带(72)的一端贯穿第一滑轨(15)并与第二滑块(8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31)的上端设有转套(932),转套(932)转动设置在转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架(91)的截面形状为“L”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带动丝杆(21)转动,并带动驱动板(3)向上移动至充电桩(1)的顶部,将机器人本体(94)移动至相邻的夹持杆(6)之间;
步骤二,开启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带动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转动,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夹持杆(6)进行移动并根据机器人本体(94)的大小进行调节,最终将其夹持起来,当第一转环(44)上的夹持座(65)与第二转环(51)上的夹持座(65)相离最远时,夹持杆(6)的距离最大,反之则反;
步骤三,再次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带动驱动板(3)向下移动,直至第一组机器人本体(94)设置在活动底座(9)上;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多组机器人本体(94)相互叠加,相邻的机器人本体(94)可电性连接;
步骤五,将滚轮(93)转动至活动底座(9)的下方,并将挡杆(92)卡设在挡架(91)上,此时最底部的机器人本体(94)高度抬高并正对充电头(7),滑动活动底座(9),使充电头(7)对机器人本体(94)进行充电;
步骤六,完成充电之后,夹持杆(6)把每个机器人放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7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爬楼轮椅底盘及轮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压力机构的测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