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器及其提高内部环境质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4291.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王运灿;谢添明;汪仁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0 | 分类号: | B01D29/00;B01D29/92;C02F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叶碎银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器 及其 提高 内部 环境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及其提高内部环境质量的方法,所述净水器包括至少一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具有原水口和净水口;还包括气体供应装置,过滤单元还具有排水口,启动排水时,气体供应装置输出预设气体至过滤单元内,将其内的残留水通过排水口排出,且预设气体充满过滤单元的内部空间;所述预设气体为氮气和/或惰性气体。本发明一方面采用预设气体替换掉过滤单元内的残留水,使微生物失去了良性生长的营养源环境,另一方面利用预设气体抑制过滤单元内的许多细菌、霉菌等好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微生物的繁殖效率大大降低,保证了净水器内部环境的干净健康,也缓解了滤材的污堵,使滤材使用寿命更长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器及其提高内部环境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净水器大部分是以截留、吸附等原理进行水质净化,被过滤的杂质(微生物、无机盐、有机物等)会存留在净水器的原水腔内,长期淤积的话微生物会利用净水器内的水体营养源环境大量滋生和繁殖,其代谢产物(色素、毒素等)会导致净水器内部水体及滤材表面发臭,造成健康隐患,同时还会缩短滤材的使用寿命。特别的,现有技术的净水器不制水时,其内部具有残留水(即使具有浓缩水排出功能的净水器,不制水时其内部也会有残留水),这些残留水更易于净水器内被截留或吸附在原水腔的微生物大量滋生和繁殖,从而导致净水器的内部环境质量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及其提高内部环境质量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器,包括至少一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具有原水口和净水口;还包括气体供应装置,过滤单元还具有排水口,启动排水时,气体供应装置输出预设气体至过滤单元内,将其内的残留水通过排水口排出,并充满过滤单元的内部空间;所述预设气体为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供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气体输送管路与所述过滤单元的原水口连通,所述出气口或气体输送管路上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水口或其所连接的排水管路上设置第二控制阀,排水期间,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先开启后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原水管路和一净水管路,所述过滤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过滤单元串接在一起,且首级过滤单元的原水口连接有原水管路,末级过滤单元的净水口连接有净水管路,原水管路上设置第三控制阀,净水管路上设置第四控制阀,排水期间,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呈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原水管路和一净水管路,所述过滤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过滤单元的原水口分别连通原水管路,该若干个过滤单元的净水口分别连通净水管路,原水管路上设置第三控制阀,净水管路上设置第四控制阀,排水期间,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呈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原水管路和一净水管路,所述过滤单元的数量为一个,该过滤单元的原水口连通原水管路,该过滤单元的净水口连通净水管路,原水管路上设置第三控制阀,净水管路上设置第四控制阀,排水期间,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呈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送管路包括第一总管路和若干第一分管路,第一总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气体供应装置的出气口,第一总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若干第一分管路的一端,所述若干第一分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若干过滤单元的原水口一一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第一总管路上,所述若干第一分管路上分别设置仅允许惰性气体向原水口方向流通的第一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路包括第二总管路和若干第二分管路,该若干第二分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若干过滤单元的排水口一一连通,该若干第二分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第二总管路上,所述若干第二分管路上分别设置仅允许水向第二总管路的方向流通的第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