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9333.1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兴;徐伟栋;李盼;袁世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钢筋 免模现浇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包括U形梁壳、钢筋骨架和拉结件,所述U形梁壳包括用于容置所述钢筋骨架的U形槽,所述U形槽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和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一侧边固定在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与所述U形槽相匹配,以使所述钢筋骨架放置到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沿垂直于所述底面面板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侧面面板沿垂直于所述底面面板方向的高度,且所述钢筋骨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槽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拉结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上;该现浇混凝土梁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现场施工时出现的效率低的“模板、钢筋、管线、抹灰”四大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
背景技术
在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面板和钢筋分项工程的现场施工效率很低,日均产值不超过2300元;门窗安装、砌块填充墙、外保温及粉刷等工序的现场施工效率更低,日均产值不超过1000元;而混凝土分项的现场施工效率却非常高,日均产值最高可到20000元。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进入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阶段,但现有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将日均产值高的混凝土分项改在工厂进行,将产值低的面板、钢筋、外保温及粉刷等工序仍大部分留在现场进行,导致工期进度缓慢,施工费用大大增加。另外,采用PC构件后增加了预制构件安装分项工程,现场施工需交叉作业,工序增加,管理难度将有所上升,而且目前应用较多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实际装配化程度普遍不高,现场仍然需要大量的面板、粉刷、砌筑、钢筋等工作,由此产生的废料、污染、噪音、扬尘和质量问题也没有因为采用预制构件而有根本性的改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混凝土梁结构系统及相关施工方法,使得施工时有效避免预制混凝土结构中大量混凝土在构件厂预制梁产品中的过早介入,将传统现场施工效率低的“模板、钢筋、管线、抹灰”四大工序部分或全部异时异地在工厂完成,将现场施工效率高的混凝土浇筑分项工程及工序仍然保留在现场实施,既能充分发挥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浇筑的优点,又能规避两者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该混凝土梁作为建筑结构梁的时候,可以避免预制混凝土结构中大量混凝土在构件厂预制梁产品中的过早介入,将传统现场施工效率低的“模板、钢筋、管线、抹灰”四大工序部分或全部异时异地在工厂完成,将现场施工效率高的混凝土浇筑分项工程及工序仍然保留在现场实施,既能充分发挥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浇筑的优点,又能规避两者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梁壳、钢筋骨架和拉结件,所述U形梁壳包括用于容置所述钢筋骨架的U形槽,所述U形槽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和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一侧边固定在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与所述U形槽相匹配,以使所述钢筋骨架放置到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槽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拉结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上。
该方案采用的复合模壳和成型钢筋均采用工厂预制,并实现构件表面免抹灰,大幅度节省了工地现场人工和面板用量,从而将建筑现场施工中机械化程度低,日均产值低,产生废料、噪音、扬尘、质量问题较多的工序,改在工厂生产完成,而把现场日均产值最高的浇筑混凝土工序保留在现场进行,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梁的建造流程进行优化改造,使施工质量提高、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实现最大化;并且由于向空壳中浇筑混凝土梁时将会对于侧面面板造成很强的侧压力,拉结件用于在两个侧面面板之间产生拉力,使得系统可自行承担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面面板垂直于所述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另一端到所述底面面板的距离相等或者不等,且距离不等时,其中一侧面面板的上端与梁顶标高相同。两个侧面面板平齐,则钢筋骨架高出侧面面板的两侧高出部分相等,便于后续施工时高出部分内嵌入楼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