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9333.1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兴;徐伟栋;李盼;袁世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钢筋 免模现浇 混凝土 | ||
1.一种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梁壳、钢筋骨架和拉结件,所述U形梁壳包括用于容置所述钢筋骨架的U形槽,所述U形槽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和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一侧边固定在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与所述U形槽相匹配,以使所述钢筋骨架放置到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槽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拉结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面面板垂直于所述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另一端到所述底面面板的距离相等或者不等,且距离不等时,其中一侧面面板的上端与梁顶标高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的数量为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与所述侧面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组成一个所述U形槽的两块所述侧面面板上分别开设有一同轴的对拉螺栓孔,所述同轴的两个对拉螺栓孔为一组,所述对拉螺栓孔的组数与所述拉结件的数量相同,所述拉结件包括套管、螺杆和外侧螺母,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对应的所述对拉螺栓孔,所述螺杆两端与所述侧面面板之间分别套合有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外侧螺母,并且位于相对两块所述侧面面板之间的所述螺杆上套设有所述套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螺母与所述侧面面板之间设置有加固背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背楞为木方或者铝合金箱形型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面板和所述底面面板为增强复合水泥基薄板,所述增强复合水泥基薄板采用的增强方式为热镀锌电焊网和/或纤维材料进行增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PVC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面板和所述底面面板的厚度为20-30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模壳混凝土结构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一个所述U形槽的两块所述侧面面板上还分别开设一同轴的吊装对穿孔,所述同轴的两个吊装对穿孔为一组,至少为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靠近所述U形梁壳的两端的所述侧面面板上。
12.一种复合模壳混凝土结构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进行建筑结构梁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安装位置下方设置临时支撑架;
S2:将所述钢筋骨架置于所述U形槽中并安装所述拉结件,形成所述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并使得所述钢筋骨架两端均穿过所述U形槽两端,将所述集成钢筋免模现浇混凝土梁吊装到安装位置,并被所述临时支撑架支撑;
S3:向所述复合模壳混凝土结构梁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S4:整体浇筑时使得所述钢筋骨架中超过所述侧面面板部分的箍筋与楼板整体浇筑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3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