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凝胶液及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7534.8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伟;吴园园;胡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N23/20008;G01N1/32;B01J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射 检测 用复型 样品 制作方法 凝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乙酸纤维素、纳米石墨烯和丙酮按照1:1:3-1:1:5范围的体积比混合,得到凝胶液;所述体积比为在自由堆垛下的体积比;
将试样按照金相制样依次进行抛光、腐蚀、冲洗和吹干处理,得到具有腐蚀表面的金相试样;
在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均匀涂敷所述凝胶液,之后静置直至所述凝胶液自然干燥成凝胶薄膜;
将所述凝胶薄膜从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剥离下来,之后在真空镀膜仪中向所述凝胶薄膜的有效表面喷碳,得到复合薄膜,其中所述有效表面在所述剥离工序之前原本与所述腐蚀表面相接触;
将所述复合薄膜放入丙酮中浸泡直至呈卷曲状态,用载网捞出后烘干,得到碳膜即所述复型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乙酸纤维素、石墨烯和丙酮按照1:1:3-1:1:5范围的体积比混合,并依次采用磁力搅拌、超声波分散的处理,之后密封静置,得到所述凝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试样按照金相制样依次进行抛光、腐蚀、冲洗和吹干处理”中,将试样采用浓度4%的硝酸酒精进行所述腐蚀处理直至试样呈黄色后,立即依次用水、酒精进行所述冲洗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在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均匀涂敷所述凝胶液”中,先向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覆上一层丙酮,在载有该层丙酮的所述腐蚀表面均匀涂敷所述凝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凝胶薄膜从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剥离下来,并以所述有效表面朝上的方式固定于盖玻片上,之后在真空镀膜仪中向所述有效表面喷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在真空镀膜仪中向所述凝胶薄膜的有效表面喷碳”中,所述有效表面与所述真空镀膜仪的溅射极的间距不小于45mm。
7.一种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乙酸纤维素、纳米石墨烯和丙酮按照1:1:3-1:1:5范围的体积比混合,得到凝胶液;所述体积比为在自由堆垛下的体积比;
将试样按照金相制样依次进行抛光、腐蚀、冲洗和吹干处理,得到具有腐蚀表面的金相试样;
在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均匀涂敷所述凝胶液,之后静置5分钟,得到凝胶薄膜;
将所述凝胶薄膜从所述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剥离下来,之后在真空镀膜仪中向所述凝胶薄膜的有效表面喷碳,得到复合薄膜,其中所述有效表面在所述剥离工序之前原本与所述腐蚀表面相接触;
将所述复合薄膜放入丙酮中浸泡以溶解所述复合薄膜的乙酸纤维素,将所述复合薄膜的剩余部分用载网捞出后烘干,得到碳膜即所述复型样品。
8.一种凝胶液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金相试样的腐蚀表面均匀涂敷所述凝胶液,之后静置直至所述凝胶液自然干燥成凝胶薄膜;所述凝胶液由乙酸纤维素、纳米石墨烯和丙酮按照1:1:3-1:1:5范围的体积比混合而成;
将所述凝胶薄膜从所述腐蚀表面剥离下来,之后向所述凝胶薄膜的有效表面喷碳,得到复合薄膜,其中所述有效表面在所述剥离工序之前原本与所述腐蚀表面相接触;
将所述复合薄膜放入丙酮中浸泡直至呈卷曲状态,用载网捞出后烘干,得到透射电镜检测用复型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5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