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系统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6521.9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淋荣;张鹏;袁野;姚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B62D25/12;B62D25/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备 自动 开启 方法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在自动开启汽车后备箱的过程中,将目标对象在设定时间内从激活区转移到停留区,以及对在停留区的驻足时间的判定以便于清楚识别自动开启后备箱的请求,并且位置灯会随着携带目标对象的使用者的步伐进行相应的提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系统及车辆。该方法、系统及车辆不会增加整车成本,也不会影响整车架构,处理效率高,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实时性的要求,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还能够满足在不同配置的车型进行很好的搭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备箱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汽车后备箱手动开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车外后备箱开关开启、智能钥匙遥控开启和车内后备箱开关开启,然而当用户双手被占用,不方便手动开启后备箱时,手动开启后备箱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为了避免前述问题,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具备自动开启后备箱功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例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107905676A公开了一种车辆后备箱自动开启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的方案是:通过第一感知模块感知到车辆开启控制器位于预设范围内,再利用第二感知模块感知到目标对象在预设范围内移动,且根据综合采集模块和距离判断模块判断到目标对象与后备箱的距离位于预设距离内,最后利用主控制模块发出后备箱开启指令,将后备箱开启。但该系统结构较为复杂,需处理距离、图像等信息,对系统的实时性会有一定影响,而且增加对应的功能模块会使整车成本增加,相对于配置较低的车型很难搭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系统及车辆,不会增加整车成本,也不会影响整车架构,处理效率高,不仅能满足用户对实时性的要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感,还能满足在不同配置的车型进行很好的搭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后备箱关闭状态下,探测本车的智能钥匙的位置,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已进入到后备箱有效区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2);否则,则重复执行步骤(S1);其中,目标对象是指本车的智能钥匙,后备箱有效区包括激活区和设置在激活区外围的停留区;
(S2)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已进入激活区内;若是,控制位置灯渐亮,然后执行步骤(S3);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在后备箱有效区的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若未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继续计时,并重复执行步骤(S2),若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S3)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已离开激活区,若是,则控制位置灯熄灭,然后执行步骤(S4);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在激活区的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若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3),若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控制位置灯熄灭,并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S4)判断目标对象在停留区的驻足时间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时间,若是,则控制位置灯呼吸,然后执行步骤(S5),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在停留区,如果在停留区,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4),若不在停留区,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S5)判断目标对象在停留区的累计驻足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若是,则控制位置灯常亮,同时控制后备箱弹开,然后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在停留区,若在停留区,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5),如果不在停留区,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进一步,在步骤(S5)中,在控制位置灯常亮,同时控制后备箱弹开后,还执行以下步骤:
(S6)判断后备箱是否关闭,若是,控制位置灯渐灭,然后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否则,则判断是否到节电时间,若未超过节电时间,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6),若超过节电时间,则控制位置灯熄灭,然后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纤化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钵盂外壁抛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