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系统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6521.9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淋荣;张鹏;袁野;姚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B62D25/12;B62D25/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备 自动 开启 方法 系统 车辆 | ||
1.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后备箱关闭状态下,探测本车的智能钥匙的位置,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已进入到后备箱有效区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2);否则,则重复执行步骤(S1);其中,目标对象是指本车的智能钥匙,后备箱有效区包括激活区和设置在激活区外围的停留区;
(S2)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已进入激活区内;若是,控制位置灯渐亮,然后执行步骤(S3);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在后备箱有效区的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若未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继续计时,并重复执行步骤(S2),若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S3)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已离开激活区,若是,则控制位置灯熄灭,然后执行步骤(S4);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在激活区的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若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3),若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控制位置灯熄灭,并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S4)判断目标对象在停留区的驻足时间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时间,若是,则控制位置灯呼吸,然后执行步骤(S5),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在停留区,如果在停留区,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4),若不在停留区,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S5)判断目标对象在停留区的累计驻足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若是,则控制位置灯常亮,同时控制后备箱弹开,然后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否则,则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在停留区,若在停留区,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5),如果不在停留区,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在控制位置灯常亮,同时控制后备箱弹开后,还执行以下步骤:
(S6)判断后备箱是否关闭,若是,控制位置灯渐灭,然后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否则,则判断是否到节电时间,若未超过节电时间,则继续计时,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6),若超过节电时间,则控制位置灯熄灭,然后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判断电源挡位是否为OFF挡、整车蓄电池的电量是否正常、五门是否关闭以及智能钥匙是否是从未探测到变为探测到,若同时满足电源挡位为OFF挡、整车蓄电池的电量正常、五门关闭以及智能钥匙是从未探测到变为探测到,则等待第五预设时间后执行步骤(S1),否则,则退出后备箱自动开启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8s-20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区为以后备箱开关为中心,半径为第一预设长度的区域;所述停留区为以后备箱开关为中心,半径为第一预设长度与第二预设长度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预设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有效区为以后备箱开关为中心,半径为第三预设长度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区为以后备箱开关为中心,半径为60cm的区域;所述停留区为以后备箱开关为中心,位于半径60cm至120cm之间的区域;所述后备箱有效区为以后备箱开关为中心,半径为150cm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所述的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5min-15min;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10s-20s;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1s-5s;所述第四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3s-8s。
9.一种后备箱自动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自动开启系统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进行控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备箱,所述后备箱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备箱自动开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5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纤化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钵盂外壁抛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