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5534.4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郭建明;杜玉川;赵文英;宋俊岭;刘强;梁肖然;刘志永;侯克芳;赵博;王明亮;杨翠镯;李卫;冯平华;盛云;王勇智;孙朝硕;付晓波;冯宇峥;殷青妙;郭金;王乐;董振辉;付腾飞;赵洋;王志国;李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E01B29/16;E04H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高精度 高铁墙式 检查 铺轨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浇筑墙式检查坑基础垫层(1),在基础垫层(1)上每隔一定距离竖直安装一根钢管(2), 钢管(2)按钢轨(6)的方向分成两组,将每组钢管(2)采用钢筋(3)纵向连接在一起;所述钢管(2)起支撑和固定钢轨(6)的作用;
步骤二:在钢管(2)顶部设置调节螺母(5),所述调节螺母(5)顶部安装轨平控制板(4),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调节螺母(5)对轨平控制板(4)进行调整,使轨平控制板(4)达到钢轨(6)底部设计标高,采用水平剪刀撑(7)加固所述轨平控制板(4);
步骤三:将钢轨(6)固定在所述轨平控制板(4)上,通过所述调节螺母(5)调节钢轨(6)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在轨平控制板(4)处的钢轨(6)上安装轨距控制卡(8),轨距控制卡(8)连接两侧的钢轨(6),先采用轨距控制卡(8)调节轨距达到设计要求,再左右调节钢轨(6),使钢轨中心线和设计中心线重合;调节好钢轨(6)的标高、轨距和轨向后,拧紧轨平控制板(4)上的螺母固定钢轨(6);
步骤四:钢轨(6)固定好后,将钢轨检查坑扣件(9)吊装在钢轨(6)上,安装钢轨检查坑扣件(9)时应与轨平控制板(4)相互错开;
步骤五,钢轨检查坑扣件(9)固定好后,检查钢轨(6)的标高、轨向和轨距,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再通过调节螺母(5)、轨距控制卡(8)进行精调,确认钢轨(6)的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六,绑扎墙式检查坑基础及侧墙钢筋、支模板、浇筑基础及侧墙混凝土,侧墙混凝土浇筑至钢轨(6)下20-50公分处,通过调节螺母(5)、轨距控制卡(8)对钢轨(6)标高、轨向以及轨距进行校核,使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七,墙式检查坑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钢轨(6)受力体系由钢轨(6)、轨平控制板(4)、钢管(2)转化为钢轨(6)、钢轨检查坑扣件(9)、钢筋混凝土侧墙及基础,最后拆除轨距控制卡(8)及水平剪刀撑(7);
其中,所述轨平控制板(4)包括上压板(41)和底板(42),所述钢轨(6)的轨底夹设在所述上压板和底板之间,上压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螺栓连接;
所述上压板(41)和底板(42)上均设置有长条形椭圆孔,可对螺栓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水平剪刀撑(7)与轨平控制板(4)的底板(42)连接;且所述水平剪刀撑(7)连接设置在间隔设置的两组轨平控制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混凝土浇筑至钢轨(6)下30公分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轨平控制板(4)之间采用钢筋(3)纵向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轨平控制板(4)之间设置有多个钢轨检查坑扣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钢管(2)上的钢筋(3)相对设置,且钢筋(3)位置位于钢管(2)高度的1/3-2/3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上的钢筋(3)位于所述钢管(2)高度的1/2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5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