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药物及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4496.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球;刘锐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球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35/00;A61K31/529;A61K31/715;A61K36/8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张业平;王德祥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药物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药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蛇毒蛋白10‑15重量份;河豚毒素10‑15重量份;菇类多糖15‑25重量份;半枝莲有效成份15‑35重量份;了哥王有效成份15‑35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肿瘤制剂。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蛇毒蛋白与菇类多糖配合形成糖蛋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体内吞噬细胞攻击及消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半枝莲黄酮和了哥王生碱与河豚毒素形成强的复合物针对肿瘤靶细胞穿刺定点破坏作用,同时抑制肿瘤细胞s期的不规则生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达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及制剂。
背景技术
肿瘤是人类健康的克星,为战胜肿瘤,保护人类健康,人们提出了很多方法,从西医到中医,各类治疗肿瘤的药物多不胜数,但具有确切疗效的却不多,大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对治疗肿瘤产生不良的影响。近代医学界在利用动物毒素(例如蛇毒素)杀伤肿瘤细胞的研究中,毒素强度越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越强,且杀伤作用与毒素存在浓度依赖关系。实验表明,动物毒素对肿瘤细胞SWO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对正常细胞3T3的杀伤作用,说明动物毒素对细胞的杀伤具有选择性,可望开发出对人肿瘤的特效性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及制剂,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结合中医中药技术,针对肿瘤患者机体诱导抗肿瘤基因的激活特点采用新型的纯中药注射针剂,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蛇毒蛋白 10-15重量份;
河豚毒素 10-15重量份;
菇类多糖 15-25重量份;
半枝莲有效成份 15-35重量份;
了哥王有效成份 15-35重量份。
可选的是,所述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可选的是,所述蛇毒蛋白通过下述方法分离得到:提取蛇毒,经冷冻干燥制成干粉,将粗蛇毒经层析后各个有效峰的溶液分别收集,置于一30℃冰柜中冷冻干燥,直到溶液成白色粉末,用小量双蒸水溶解陈干粉,置于超滤浓缩离心管中,以800rpm、4℃离心2小时,吸出样品中的溶液,在真空冷冻干燥器中干燥成白色状粉末,于-3℃温度下冷藏备用;
可选的是,所述河豚毒素通过如下步骤分离制得:
(1)在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将河豚内脏和无水甲醇按重量比1:2-4混合,加入含5%-15%硫酸的甲醇调节pH为1.0-2.0,室温下搅拌2-4小时,过滤,用含5%-15%硫酸的甲醇提取残渣,过滤;
将滤液与丙酮按体积比1:4-6混合、搅拌,用稀氢氧化铵调节pH到 6.0-8.0,搅拌1-2小时,使悬浊液沉降4-6小时,以2000-3000r/mim速度离心10-30分钟,保留离心上清液。
(2)将离心上清液进行氧化铝柱层析,过柱后以蒸馏水冲柱,再以60-80℃的蒸馏水洗氧化铝,得到3个含毒组分:过柱液、冲柱液和洗氧化铝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球,未经林德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