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及手术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9411.X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运动 连续 机构 手术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及手术工具。其包括:连续体机构和运动链,连续体机构包括基盘、止盘和结构骨,结构骨与止盘固定连接并贯穿基盘。运动链与止盘和基盘连接,运动链包括至少一个多面体单元,各多面体单元包括在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两条棱边,相邻的两个多面体单元的棱边彼此重合。所述手术工具包括上述连续体机构。本发明提供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及手术工具,具有灵活弯曲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连续体机构沿管体轴向的抗扭能力,提升了负载能力和运动精确性,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延长了手术工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及手术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刚性手术器械多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其末端设置有手术执行器,杆状结构通过多杆件串联铰接,采用钢丝绳拉力驱动,使手术器械在铰接关节处实现弯转,由于存在复杂的手眼协同操作需求,传统的刚性手术器械存在灵活度有限、工作范围较小等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随着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开始采用柔性机械臂取代传统的刚性手术器械,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器械的自由度和柔性,增加了器械运动的灵活性。
现有的柔性机械臂通过驱动丝与驱动机构耦接,使柔性机械臂产生对应的弯曲变形,从而产生期望的运动。但是,现有的柔性机械臂普通存在刚性不足、负载能力较低的问题。由于柔性机械臂具有弹性且极易弯曲,使得柔性机械臂绕着轴向的抗扭能力较差。当柔性机械臂受到外部负载时,容易产生绕着轴向的扭转,导致柔性机械臂失去运动的精确性,同时,柔性机械臂的扭转运动容易造成柔性机械臂发生弯折或损坏,降低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及手术工具,提高抗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包括:连续体机构和运动链;
所述连续体机构包括基盘、止盘和结构骨;
所述基盘和所述止盘间隔设置;
所述结构骨的远端与所述止盘固定连接,所述结构骨的近端贯穿所述基盘;
所述运动链的远端和近端分别与所述止盘和所述基盘连接;
所述运动链包括至少一个多面体单元,各所述多面体单元包括在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两条棱边,相邻的两个所述多面体单元的棱边彼此重合;
采用上述配置,从而使运动链本身不具有绕着轴线方向的旋转能力,因而限制约束连续体机构绕轴线的旋转能力,且不影响连续体的弯曲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连续体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多面体单元为片状物折叠而成的多面体结构,或者所述多面体单元设置成通过3D打印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连续体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多面体单元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一V型结构和第二V型结构;
所述第一V型结构的两平面相交于第一棱边;
所述第二V型结构的两平面相交于第二棱边;
所述第一棱边和所述第二棱边在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连续体机构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多面体单元相互堆叠形成塔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多面体单元的棱边重合,且各相邻重合棱边之间相互垂直;
设置多个相互垂直的棱边,从而增加运动链在弯曲运动时的自由度,避免因运动链影响连续体机构的弯曲运动。作为本发明的连续体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结构骨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结构骨的近端均被配置为能够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
或者多根所述结构骨被配置为能够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9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