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能控制的节能消防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24440.7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28;B64D1/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能 控制 节能 消防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能控制的节能消防无人机,包括多螺旋翼升降机、三轴云台和喷水枪,所述喷水枪包括喷水管和风力装置。本发明中,喷水枪包括喷水管和风力装置,其中风力装置的远端设置风叶轮,喷水管内转动连接内管,内管内靠近出口端设置螺旋叶片,内管的另一端设置传动轴,传动轴和风叶轮的轮轴连接,当内管内流动水流并向外喷水时,内管在水流的作用下高速旋转,进而通过传动轴带动风叶轮旋转,风叶轮上的叶板和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和内管喷水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相同,由此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接在喷水灭火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能控制的节能消防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灭火技术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灭火用无人机常见的结构包括多螺旋翼升降架、三轴云台和消防发射装置,消防发射装置通过三轴云台和多螺旋翼升降架底部连接,而消防发射装置分为灭火弹发射装置和喷水枪,其中喷水枪灭火相对灭火弹灭火来说实用性强,效果好,操作方便;
但是,喷水枪在喷水时会产生喷水反作用力,而且喷水反作用力根据喷距离变化,由此需要将多螺旋翼升降架调整至水平飞行状态,来克服上述反作用力,来确保无人机稳定,进而会大大提高无人机的能源消耗,大大降低续航时间。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能控制的节能消防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喷水枪式无人机在消防灭火的过程中因喷水反作用力导致大大降低无人机续航时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能控制的节能消防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能控制的节能消防无人机,包括多螺旋翼升降机、三轴云台和喷水枪,所述喷水枪包括喷水管和风力装置,所述喷水管包括外管和位于外管内转动配合的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同轴心分布的传动轴,所述风力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管的一端,所述风力装置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风叶轮,所述风叶轮的轮轴延伸至外管内并和传动轴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内表壁且靠近出口端固定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螺旋叶片,所述外管的外表壁且位于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内管的外表壁且位于连接板和螺旋叶片之间开设有和进水管配合使用的进水孔,所述三轴云台上末端的一个转台和外管的外表壁且位于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三轴云台上和多螺旋翼升降机底部连接的悬挂轴上转动连接有位于外管外部的悬挂架,所述悬挂架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和悬挂轴同轴心分布的过渡连接管,所述过渡连接管通过软管和进水管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水孔内位于内管轴向方向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进水管的轴线相对外管的轴线为偏心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喷水枪还包括活塞盘和弹簧,所述活塞盘和弹簧位于外管内且位于内管的一侧,所述活塞盘上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外管的一端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风力装置上转动连接有中间传动机构,所述风叶轮上的叶板为摆动结构,摆动轨迹所在的平面和轮轴轴线重合,位于所述风叶轮上叶板通过中间传动机构和驱动轴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定位管套设在定位管外部且为轴向滑动配合的T型套、套设在T型套外部且为转动配合的连接套和连杆,该连杆的两端与T型套和叶板的一侧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和T型套一端滚动配合的滚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悬挂架的底部设置有和过渡连接管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