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3591.0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彭美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心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22 | 分类号: | B66C13/22;B66C23/36;B66D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崔征 |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臂 自动 升降 控制系统 | ||
1.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受光器(2),所述底座(1)的顶侧中端固定安装有支柱(7),所述支柱(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架(8),所述支架(7)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发光器(6),所述支架(8)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葫芦(9),所述电葫芦(9)上设置有吊带(10),所述吊带(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杆(13),所述支杆(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挂钩(12),所述支杆(13)的外圈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底侧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部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14),两个所述拉力传感器(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拉带a(16),两个所述拉带a(16)的底端分别与支杆(13)左右两侧的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7)的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的底侧横截面呈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带b(17),两个所述拉带b(17)的顶端分别与支杆(13)左右两侧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3)顶部设置有卡轮毂(21),所述卡轮毂(21)用于固定万向轮(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靠近所述电葫芦(9)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轮装置(18),所述支架(8)靠近所述支柱(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轮装置(19),所述第一滑轮装置(18)包括:
第一支柱(1801),所述第一支柱(1801)固定连接在支架(8)底部;
第一连接杆(1802),所述第一连接杆(180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柱(1801)下端;
第一滑轮(1803),所述第一滑轮(1803)与第一连接杆(1802)的前端通过轴承连接;
第二滑轮(1804),所述第二滑轮(1804)与第一连接杆(1802)的后端通过轴承连接;
第一驱动器(1805),所述第一驱动器(1805)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802)中部,用于驱动第一滑轮(1803)和第二滑轮(1804)转动;
所述第二滑轮装置(19)包括:
第二支柱(1901),所述第二支柱(1901)固定连接在支架(8)底部;
第二连接杆(1902),所述第二连接杆(190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柱(1901)下端;
第三滑轮(1903),所述第三滑轮(1903)与第二连接杆(1902)的前端通过轴承连接;
第四滑轮(1904),所述第四滑轮(1904)与第二连接杆(1902)的后端通过轴承连接;
第二驱动器(1905),所述第一驱动器(1905)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1902)中部,用于驱动第三滑轮(1903)和第四滑轮(1904)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臂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外部设置有移速感应装置(20),所述移速感应装置(20)还包括:
安装座(201),用于固定移速传感器,所述安装座(201)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2011)、第二弹簧(2012),所述第一弹簧(2011)的一端与安装座(20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片(20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12)的一端与安装座(20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片(2016)固定连接;
移速传感器(202),用于测量套筒(11)的瞬时速度,通过电路与所述单片机(5)电性连接,所述移速传感器(202)测量套筒(11)的移动速度的步骤为:
步骤1:移速传感器(202)根据公式(1)计算位移传感器中的瞬时电感Ps;
其中,λk为空气的磁导率,E1为位移传感器中第一线圈的电磁场强度,E2为位移传感器中第二线圈的电磁场强度,λt为位移传感器中铁芯的磁导率,rt为位移传感器(202)中铁芯的半径,rk为位移传感器中铁芯外壁到线圈内壁的距离,lt为位移传感器中铁芯的长度,l1为位移传感器中第一线圈的长度;l2为位移传感器中第二线圈的长度;
步骤2:移速传感器(202)根据公式(2)计算套筒(11)的瞬时速度Vs:
VS=κ*PS (2)
其中,κ为瞬时电感与瞬时移速之间的转换系数;
步骤3:所述单片机(5)比较套筒(11)的瞬时速度Vs和瞬时速度预设值V1,若Vs<V1,则所述第一驱动器(1805)驱动第一滑轮(1803)和第二滑轮(1804)加速转动,第二驱动器(1905)驱动第三滑轮(1903)和第四滑轮(1904)加速转动;若Vs=V1,则所述第一驱动器(1805)驱动第一滑轮(1803)和第二滑轮(1804)匀速转动,第二驱动器(1905)驱动第三滑轮(1903)和第四滑轮(1904)匀速转动;若Vs>V1,则所述第一驱动器(1805)驱动第一滑轮(1803)和第二滑轮(1804)减速转动,第二驱动器(1905)驱动第三滑轮(1903)和第四滑轮(1904)减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心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心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5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报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碳烃耐硫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