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23242.9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汤波;龚凌;王玉峰;廖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创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B60N2/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靠背 解锁 警示 机构 | ||
1.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4),设于座椅骨架(3)上,所述基体(4)上形成有容纳腔(401),以及与所述容纳腔(401)连通的开口,并于所述容纳腔(401)的侧壁上构造有向所述容纳腔(401)内凸出的抵挡部;
拉带连接单元,收容于所述容纳腔(401)中,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上构造有收容腔(1201),并设有警示部,且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与解锁拉带(1)连接;
拉线连接单元,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收容腔(1201)中,并与以解锁车辆座椅靠背锁的拉线(5)连接;
弹性单元,设于所述收容腔(1201)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与所述拉线连接单元之间;
弹性回位单元,连接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与所述座椅骨架(3)之间,以构成对所述拉带连接单元的回位;
锁止单元,设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的侧壁上,所述锁止单元具有凸出于所述容纳腔(401)内的锁止端,且所述锁止端可向所述拉带连接单元内收缩;
且,所述拉带连接单元被配置为因承接所述解锁拉带(1)的驱使,而向所述容纳腔(401)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滑动,且随该滑动,所述锁止端可承接所述抵挡部的抵推,向所述拉带连接单元内收缩,以使所述锁止单元越过所述抵挡部而移动至所述容纳腔(401)的上部,并构成所述警示部由所述容纳腔(401)的伸出;或,
所述拉线连接单元被配置为因承接所述拉线(5)的驱使,而向所述容纳腔(401)相对于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的另一端滑动,且随该滑动,所述锁止端可承接所述抵挡部的抵推,向所述拉带连接单元内收缩,以使所述锁止单元越过所述抵挡部而移动至所述容纳腔(401)的下部,并构成所述警示部于所述容纳腔(401)的收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为构造于所述容纳腔(401)侧壁上的抵挡块(405),且于所述抵挡块(405)的上下两端分别构造有以引导所述锁止端越过所述抵挡块(405)的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为相对构造于所述容纳腔(401)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锁止单元为与各所述抵挡部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上的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部(7)卡装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上构造有卡槽(1204),以及伸入所述卡槽(1204)内的定位件(1205),且对应于所述卡槽(1204)和所述定位件(1205),于所述警示部(7)上分别构造有卡块和卡孔(702),所述定位件(1205)可抵紧于所述卡块上,并卡置于所述卡孔(702)中,以构成对所述卡块于所述卡槽(1204)中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4)上设有构成对所述开口封堵的盖板(2),并于所述盖板(2)上构造有供所述解锁拉带(1)和所述警示部(7)穿出的过孔(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为弹性抵接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和所述拉线连接单元之间的第一弹簧(9),所述弹性回位单元为连接于所述拉线连接单元和所述座椅骨架(3)之间的第二弹簧(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解锁警示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拉带连接单元的侧壁上构造有容置孔(1203),所述锁止单元为嵌设于所述容置孔(1203)内的滚珠(10),于所述拉线连接单元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被构造为可挡置于所述容置孔(1203)一端,以保持所述锁止端向所述容纳腔(401)内的凸出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部被构造为可允许所述锁止单元向所述收容腔(1201)内滑动,以使所述锁止端缩回于所述容置孔(120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创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诺创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2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机头及织袜机
- 下一篇:垃圾袋串联器





